14か 渣男镛老查;老金你够狠!(2/5)



不善言辞的老金没再说话,面带微微笑,在三人的目光中接过搜神记十万字的稿件,默默看起来。

唉呀妈呀,这是第三审了。赢病己嘀咕着,李若彤却‘精’神头涌上来了,用有点崇拜的目光望着大龄中青年老金。

金庸这人的传奇事迹对涉世未深的李若彤来说还是‘挺’有杀伤力的,不过等过三四年,金庸与发妻朱玫正式离婚,之后与小他29岁的林乐怡缔结第三段姻缘。到那时李若彤对他还会不会一味崇拜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患难之妻不可弃的观念在这年代还是极重的。

刚烈的朱玫始终没有与金庸往来,并于1998年病死,晚景凄凉。赢病己抱以同情心想,对渣男还是有些诟病地。

不过对朱玫,金庸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他的惭愧,不管经过多少风雨,不管两人结合到分手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还是承认,他是对不起朱玫的。这一点,并不会因为他的失败婚姻及丧子之痛而转移。

金庸曾言:“别人怎么看我不管,但我对不起她。我的爱情观不够道德。一个人一辈子的爱情,只爱一个人,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我做不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了‘花’心,还包括他身为商人的逐利与世故,身为政客的趋炎附势,这些,很多是为生活、形势所迫,都无损于他的个人成就及社会贡献。简单而言,瑕不掩瑜。键盘侠声名俱灭,也不废江河万古长流。

赢李两人对视一眼,对于金庸的尊重都老实的没有打扰。

办公室里重新变的安静下来。

时间——

滴答。

滴答。

金庸捧起手稿,带着金丝眼镜,看了一眼卷首又放下。不慌不忙,没有照赢病己说的话做。胡菊人从桌角办公桌上的小茶几上,重新倒了几杯茶给三人,老金深吸一口气,把飘起的茶雾吸进腹中,随后慢条斯理的一口喝干杯中的茶水,闭上眼睛,一副飘然享受的表情。

老金一生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在不同的时空里,他一直走位风‘骚’、话题万千,在生活中圆滑世故、追名逐利,‘花’心痴心像段誉,中年晚年像韦小宝,甚至岳不群。对付赢病己这种人,老金自有他的一套方式,‘摸’准了赢病己的脾‘性’,凉了赢病己没多久,他又拿起稿子仔细的捧卷细读起来。

从第一章,第一段开始,搜神记就展‘露’了他的无穷魅力,至此老金一发不可收拾的看了下去。

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社评之所以受到读者喜欢,也离不开汉语的魅力。他多次说自己喜欢《资治通鉴》,古文简洁高雅,文字之美,一直是他希望学到的。?他的社评文字浅显明白,深入浅出,不仅见解独到,判断准确,而且语言富有个‘性’便是因此。纵观搜神记全文,每段落每句话,都在散发着魅力,金庸心下没有半点怠慢。

面对搜神记,即便是他也舍不得一目十行,而像嚼橄榄一样细心品味起来。

搜神记虽仅仅一卷,但已经稍显端疑。那些让人血脉贲张,心‘潮’澎湃的华夏远古逐鹿史诗,让人神往心醉,金庸更是为书中早早现身的《刹那芳华曲》久久萦绕不去。

朝‘露’昙‘花’,

咫尺天涯,

人道是黄河十曲,

毕竟东流去。

八千年‘玉’老,

一夜枯荣,

问苍天此生何必?

昨夜风吹处,

落英听谁细数。

九万里苍穹,

御风‘弄’影,

谁人与共?

千秋北斗,

瑶宫寒苦,

不若神仙眷侣,

百年江湖。

虽未为之感动涕泪,却感触匪浅。

查良镛阅世愈深,也便渐渐觉得,所谓神话鬼话,其实都是人话,写情写景,写的都是人生。所以抛开小说,这首词亦有道不尽的隽永。“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千秋北斗,瑶宫寒苦。”只这两句,便不知是多少人一生的写照。

他是越看越爱,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有自己的咏史诗,但更多的、更经典的还是他引用的前人之作;以金庸之功力,也只不过引用前人成句,来加强作品意境。而搜神记的两首曲子《刹那芳华曲》和《天睿灵韵曲》,虽然遣词造句多有前人痕迹,但全篇意境浑然天成,自成一体,放在作品中俨然一笔画龙点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金庸没有看到之后的灵韵曲,但仅刹那芳华曲便可称之为是全篇之眼,主题所在。

金庸看书是安静的,面视此书更不愿被打扰也不肯多说半句废话,眼中只有搜神记!

十万字阅读完毕,想起书中种种,即使是金庸面对此书,都有股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念头。

好长一段时间,金庸才放下手中的稿子,朝赢病己又笑了起来。见赢病己始终面‘色’不动,克制住自己的不耐,随而对他伸出大拇指,谈笑风生地畅聊道:“沉稳大气,不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