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活着的意义(3/5)

负仁,抱中挟义;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关于黄帝和炎帝部落的起源地,绝大多数古代献记载黄帝部落起源于陕西渭水流域,黄帝以姬水(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成。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清水牛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黄部落之后又融合了蚩尤领导的九黎族与东夷,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化、技术的始祖,传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部落壮大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又据古史传,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传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论语谶》)。

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使得中原平原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来,在认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着的领袖弃。传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周朝的诗歌描绘成谷物神后稷。他生当“陶唐虞夏之际”。《诗经.生民》他种的大豆(菽)、谷子、麻、麦都特别好。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诗.周颂.思》歌颂道:“思维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菲尔极。”

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其中有一个窖穴,深不到1米,底径约1米,内有粟粒朽灰堆积,显系一储存粟米的粮窖。粟还发现于墓葬当中,成为女孩的随葬品,可见粟在半坡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2]距今000年左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的遗存。考古学家在它的第一期化堆积层中,发现大量的稻壳、稻秆、稻叶等,其中也夹有少量炭化的稻谷,此外,还有木屑(片)等,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每层间距位210厘米不等,总厚度达100厘米以上,最厚处达1米以上,经过换算,稻谷总量达120吨以上。这个稻谷数量,有些学者对其计算方法表示怀疑,也有参加河姆渡遗址发掘的学者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即使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计算有误,不会有那么多的数量,但通过其他因素分析,如河姆渡遗址有大量的用于农业生产的骨耜,明了耜耕农业已经有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水平应是相当高的。[11]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磁山遗址中,发掘大量灰坑、房址和一些壕沟,发现一批制作规整的农具和粮食作物。这些发现向人们展示了华北新石器时代较早时期的农耕水平。在所发现的窖穴中,有粮食粟遗存的有88个,在这88个窖穴中的84号窖穴堆积粟的厚度为2.9米,据计算,当时堆积粟的体积约有10立方米,折合重量约为万多市斤。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与实际存在的有误差,但储量以10万斤计,应该是可信的。[1]在同一时期的河南裴李岗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年代相近的粟遗存,出土的农业工具有类似磁山化的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石镰等,且制作更为精细工整。虽然20世纪0年代发掘裴李岗遗址时没有直接发现粮食遗存,但后来在发掘属于裴李岗化的新郑县沙窝李遗址以及再次发掘裴李岗遗址时,都发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