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送上门的技术](2/3)

用铅酸电池的五十倍。

他设计的电池的关键是在一块特殊硅板和一块碳板之间放一块半导体板。在较低温度下该半导体板能利用高的单向电压将特殊硅板上游离的电子搬运到碳板上去到达一种电动势平衡。当电压撤出后,半导体板能阻挡电子返回,只能在外界回路中流动从而实现蓄电放电。其充电过程中电子的有序移动有点类似于我们经常见到的光电反应电池的原理。

不过这套电池的难点在硅的机构纯度和半导体的成型,特别是半导体在成型时的要求很严格,其里面磷原子、硅原子的排列几乎苛刻到每个原子都有它确定的位置,几乎是在纳米范围内逐个给原子按规律来排队。目前在中国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就是在外国也只能在试验室小片小片的制造。当然有一个弥补的办法就是努力降低半导体的工作温度,在绝对零度的时候就是普通一点的半导体也可以,只可惜那时大部分导体都成了超导体,其蓄能能力更强了,也就无须造这个电池直接利用超导体蓄电就可以了。

因此高曙光的专利一直没有推销出去:不说生产,就是在实验室做一次成功试验都难。

高曙光看到罗亮并未动心的样子,有点急了,他说:“罗总,我通过这几年的改进,只要半导体达到国内实验室的水平,半导体的温度降到零下一百一十度,就可以达到蓄能每公斤一瓩时。就远远优于现在的各种高级电池。”

“可怎么达到和维修这个苛刻温度呢?在这个条件下这个电池又用在哪些方面?”罗亮问道,趁高曙光沉思又说明道,“我不是怀疑你的技术。”

高曙光显然估计道罗亮会问这个问题,他马上回答道:“至少现在可以用在宇航、大型电站、重要军事基地等地方,这些地方能保证这个苛刻的条件。而且你们有这么多专家,这么多高级设备,凭你们的能力可以制造更高纯度的物质,而且我也听说了你们海水淡化设备结晶出来的物质纯度非常高,如果把这个技术用在物质提纯和制造上,我敢肯定,你们能使这个温度提高,而且电池的蓄电能力就更强。如果这样的话,你们公司可以垄断世界电池汽车的所有电池。而且这种电池还可以广泛使用在潜艇、飞机、宇宙飞船等高科技领域。”

“哈哈,看不出来,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很多的嘛。听了你的描述,你也打动了我。不过我现在还不敢肯定会不会接受你的这个专利。”罗亮被他热切的样子逗笑了,他心里也有了一点点想法,他又问道,“如果我们愿意合作,你愿意跟我们怎么合作?”

“怎么说呢?我当然愿意以技术入股与你们一同开发、推广这个产品。不过,我也愿意一次性卖给你们,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想与你们一起研究。如果你们怀疑它的可行性,不管你们出不出钱买,只要给我吃的住的,我可以无偿为你们工作把它研究出来送给你们。因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它制造出来,让它为社会服务,我个人甚至可以没有任何要求。”高曙光说到这里,情绪有了一些失控,完全不象一个推销自己技术的人,而是一个乞求对方收下自己免费提供的东西。

他的情绪也感染了旁边的小郭,她现在也象高曙光一样,满眼乞求地看着罗亮。

罗亮心里一酸,说道:“你们呀,你们简直不是做生意的料,书呆子一个。哈哈,哪有你们这样推销技术的。白送还求人?”罗亮为了活跃气氛笑了笑,但两人还是认真地看着他,没有笑。

是呀,知识分子对社会的需求并不高,他们很多人需要的只是社会的承认而已,就这么简单。

“这么样,你今天就住下来。小郭你为他按公司客户的标准给他定一个房间。明天我给你们一个答复。对了,小高,你有没有学位证书,简历什么的?那你留一份放在我这里,明天我再跟你商量。可以吗?对了,我顺便问一句,要开发、推广你的产品,大约需要投资多少资金?”罗亮决定帮这小伙子一把,也许他就是第二个王学龙也说不定。

“大约五亿人民币吧。我也不清楚。我的简历在这里。”高曙光也没有把握需要投资多少,就大致算了一下说道,同时从手提袋里拿出一堆证书简历什么的。

看他们两人走了,罗亮就打了一个电话给王学龙,把刚才与高曙光的谈话,就自己的理解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王学龙听了以后,也心里一动,觉得把能量场用于物质提纯也不愧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同时就蓄电池应用前景的看法,两人的感受也基本相同,都认为这个市场的前景是非常非常广阔的,唯一担心的是他的产品能不能做出来。毕竟他推销了这么久都没有人买。

他同意罗亮的建议,他告诉罗亮,让高曙光过两天到长沙去,同时现在就请国安局的人调查一下他的身份,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让他进基地。如果不能肯定他身份的话,就让他在长沙开展蓄电池方面的研究,公司将以资金入股的形式资助他进行该领域的研究。

第二天很早的时候,高曙光就来到了罗亮的办公室,罗亮就告诉高曙光说公司基本同意投资研究开发他的产品,同时问他准备以哪种方式进行合作,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