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君帝相搏(2/3)

幸逃了,诸葛封缠上金童子,那破牢军这边可就麻烦了。“怎么办?怎么办?”郝汉达一边应付着《飞雪三十三剑》,一边焦急地思虑着逃跑之法,一边还留意着脚部的中毒感觉,一心多用,疲于招架,落败趋势越来越明显。

“郝汉达,你可太令我失望了。”身后突然传来一人戏谑的声音。

“此人是……”郝汉达心头一颤,险险地避过一剑后,向后大跳一步,欣喜地呼喊:“宇文老弟!你可算来了!”

诸葛封收了势,向郝汉达身后望去,一抹杏黄色的俊逸身影映入眼帘。齐齐拢束而起的高髻,罩裹着一块白绢。白净而饱满的脸庞,笑意盈盈的唇齿,带起两个彰显自信的酒窝。好个潇洒俊逸的男子!有诗为证:

浓眉连额边,

皓目神彩现。

细鬓垂若柳,

折扇拂领前。

杏衫缀金线,

素衣纫朗沿。

脚踏青云履,

翩翩逸神闲。

那男子不仅相貌出众,一把折扇同样引人注目。扇骨非常长,手持柄在腿侧,扇缘却几乎触到下巴上。硕大的扇面上只写着一个飘逸的“枢”字。

诸葛封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原来是含枢大帝,有失远迎。”

原来这个潇洒轩昂的俊美男子,就是魔族含枢大帝宇文朔。

“诸葛大君,直呼吾名即可。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宇文朔收起大折扇,谦恭有礼地颔首道。

仙族五君悉数赶来守御浑天牢,而魔族五帝这还是头一个露面的。

“你拖住诸葛老匹夫,我去找人解毒!”郝汉达抛下一句话就溜了。宇文朔轻挪一小步,笑容可掬地挡在诸葛封身前。看样子,郝汉达和宇文朔的交情非常不错。

“宇文大帝怎会有兴趣来我们这浑天牢里耍?”诸葛封才不信他是为钱而来的。

“一路看来,连白大君、穆大君以及您都亲自出马战隐修高人,真是热闹极了。我这人没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凑个热闹。”说着,宇文朔“刷”的一下展开了折扇,慢悠悠地扇着。

宇文朔倒是实诚,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他就是趁机来捣乱的。

“好一根搅屎棍!”诸葛封拉长了脸。

“好一大缸屎!”宇文朔反唇相讥。

“领教扇骨刀法高招!”话不投机,直接开打,诸葛封再次使出了“沉云蔽日”。

宇文朔擅使刚硬短剑,还有一套“飞刀”的打法。短剑的刀柄系着一根坚韧细丝,缠于手腕,决战时伺机飞刀伤敌,再通过细丝将剑收回,如此弥补了短刀攻击范围不足的缺点。既然短刀具备了暗器的功效,只用一柄就太少了,加之系丝于腕的缘故,不便收于体内,所以宇文朔将短刀全部藏于折扇扇骨之中。这正是那柄折扇又大又长的原因。扇骨有一十六根,短刀就有一十六柄。宇文朔的“十六扇骨刀”自他踏入七星级之后,因攻击方式独特难防,不少成名的高手陆续败于其手。“十六扇骨刀”也和“宇文朔”这个名字一同在江湖中名声大噪。

“十六扇骨刀”并非全都是一样的,一共分为四类,依照折扇从外向内来看:首先是两柄大骨刀。大骨刀较其他十四刀更为厚实,是由宇文朔特地精选的极重之料铸成,刀虽短,却有着不亚于大刀、重刀的重量。因为重,所以悬丝为极为罕见的八目龙蛛丝。此丝之坚韧就连高品质的仙剑、魔刀都无法轻易斩断。据说八目龙蛛一千年才能结出一根两丈左右的丝,本来八目龙蛛就非常少见,蛛丝就更是稀罕东西了,宇文朔倾尽全部财力花费多年时间,才弄到一根。为了两柄扇骨刀,还特地借来一柄极品魔刀,切磨了一天一夜才将八目龙蛛丝一分两段。韧丝配重刀,专门以迅猛之势击人重要硬骨部,例如手腕、膝盖、脚踝甚至是头颅,挨一下骨头碎裂那都是轻的。两把大骨刀一般出招不频,主要是与其他扇骨刀配合,趁机击碎敌人之骨从而占取胜机。

大骨刀往内四柄为锯骨刀。“锯骨”并非指“锯开骨头”,而是“锯形扇骨刀”之意。这四柄扇骨刀重度适中,刀刃是如犬牙交错般的锯齿,刀身当中还有三条放血沟槽,专为切人关键软位而用。脖颈、腹部、手筋、脚筋皆是其打击的目标,中招者无一不伤口大迸,血流不止。拴着这四柄锯骨刀的则是特制的麻丝,弹性不佳但足够坚韧。

再往内六柄为利骨刀。利骨刀与寻常短刀并无多少区别,只是稍薄一些。宇文朔正是以利骨刀为主要兵器施展刀法的。绑系利骨刀的则是著名的天蚕丝,又轻又韧,丝毫不妨碍打斗。

最后四柄为刺骨刀。这种短刀刀身非常细,刀尖颇长,且极为刚硬,专刺人要害,飞出时往往冲着眼睛、心窝以及各大死穴,只要中了招,非死即残。因为刺骨刀轻,攻击时又要达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极速,所以系于柄端的丝必须既轻细又难以察觉。江湖传闻刺骨刀的丝是宇文朔于某种神秘树木的树干中提取的,比天蚕丝还要细许多,比鸿毛更轻巧,且颜色近乎透明。当初有不少高手避过了大骨刀、锯骨刀、利骨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