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有相似(2/3)

正理,以防被民间那些所谓的白莲教之类的抓住时机,煽动百姓造反,那时才是真的天下大乱。

故而太子也只是吩咐手下人查清真相,看看究竟是谁玩忽职守贪赃枉法,以后再行秋后算账。

专注黄河水灾之事的太子,险些没想起来这些人是顶着什么名义跟随钦差一起过去的。

只是负责调查此事的人是太子的心腹,想到自己在当地听到的那些消息,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直接对太子说了出来。

太子本没怎么把心思放在孙氏的事情上,毕竟朝廷有无数大事等着他去关心,但是太子没想到,区区一个孙氏,竟然也能惹出这么多事情来。

名义上负责调查孙氏的人,名叫李泉,其实一开始并未多关注孙氏,当然做做样子是不能少的,但他的主要精力是用来调查当地官府了,剩下大部分也是跟着钦差们,为赈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他没想到,只是做做样子,也调查出了孙氏不少事情。

孙氏的老家离水灾发生的中心并不近,但奈何其地理位置十分巧妙,从京城南下的必经之路,就是要路过孙氏的老家。

当时调查孙氏的人,因为顺路,便让手下半道留在孙氏的老家查一查孙氏的风评。

但他没想到,手下在调查孙氏的事情时,偶然发现,当地的县令的夫人姓甄,是京城甄贵妃娘家旁系出身的女儿。

一牵涉到甄家,这位被太子信任的心腹李泉,就难免让手下多关注了些,因为毕竟太子的心腹都知道,自家主子曾经在江南找到了甄家不少罪证,如今甄家的下场不好,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家主子做的。

接着又一深入调查,李泉发现这位甄家女婿其实本身也不怎么干净,而且和孙氏也有不少牵连,前不久竟是让他们的女儿和孙氏拜了正儿八经的干亲。

要知道在这时候,干亲可不是轻易结的,一旦拜了干亲,两家就变成了通家之好,关系就和亲戚一样。这种如此亲密的关系,真不是随口说的。

到了这时候,李泉也不敢大意了,对此事有了更多想法,开始详细调查孙氏的事情。

孙氏的事情其实很好调查,因为孙氏好歹是太子的乳母,从七王被封为太子以来,孙氏在这个县城里就有了很大的名气。

至于以前,孙氏在这里倒也没多大的名气,那时候很多人只以为孙氏是京城大户人家出来的嬷嬷,故而孙氏在这里,靠着这个名头,给县城里的几家家世不错的闺秀教导规矩,以此立足。

只是在七王被封太子以后,孙氏一开始还低调了一阵,但后来不知怎么的,开始宣扬自己的身份。县里的县令夫人,也就是那个甄家女,听说了这个,连忙请了孙氏过去,见了孙氏以后,又听说孙氏是当今圣上乳母孙夫人的侄女,对孙氏的身份就深信不疑。

之后更是牵头,让女儿认了孙氏做干祖母,平日里县令夫妇也把孙氏当做长辈来往。

只是比较可疑的是,与孙氏认了干亲的那个县令女儿,实际上是个庶女,只是养在县令夫人身边,县令夫人其实已经有嫡女了。为何不让嫡女认干亲,而是庶女,其中到底有什么纠葛,李泉这些外人也查不到。

只是后来水灾发生前不久,其实孙氏已经从老家离开了。说是要带着刚认的干孙女祭祖。

当然这些李泉是不信的,孙氏的生平他已经从太子那里得知,自然知道,孙氏早与夫家人决裂,娘家人那里,她一个出嫁女,还是丢了丑的出嫁女,也没那个名头可以祭祖,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之后孙氏的行踪李泉就调查不到了,所以他转而开始调查县令夫妇。

因着他们与甄家亲密的关系,李泉调查的十分详细,结果李泉发现,这县令夫妇在当地的名声还不错,县令本人也没太多值得诟病的地方,顶多有些随波逐流,不算好官,但也不是坏的流脓的官。

至于其和孙氏来往的原因,李泉就调查的不太清楚了。不过李泉收买了一个县令府上的下人得知,在孙氏离开本县之前,曾到县令家里和县令夫人密谈过,只是密谈以后,孙氏离开的时候据说脸色十分难看,所以这个下人记忆犹新。

这个下人还说,县令府中,以前庶女其实就是个隐形人,虽生的一副好相貌,但本人看着十分怯懦,只是不知怎么的,被孙氏看中了,孙氏以喜欢这个庶女的名义,特意要求做她的干亲。

后来有孙氏的撑腰,庶女竟是慢慢有了底气,竟然想抢夺嫡姐的婚事。

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竟是不了了之了,庶女不再吭声,而庶女也跟着孙氏离开了本县,对外说陪孙氏祭祖,但更多的原因是遮丑罢了。嫡女也在庶女离开之后,开始与未婚夫家正式商议婚事了。若非是水灾忽然发生,嫡女说不得现在已经嫁人了。

李泉因此而注意到了那个庶女,他直觉那个庶女有问题,便开始调查这个庶女如今的行踪。

很快,李泉动用了不少精力,才查到,那个庶女跟着孙氏离开本县以后,就被孙氏送到了孙氏的姑姑孙夫人那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