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雨欲来(2/3)

到命令的就要迅速去执行。作战室里的人员越来越少,很快只剩下炮兵一个单位。郑卫国从延安请来的高级炮兵人才郭化若已经就任炮兵总监一职,享受正师级待遇,全面负责炮兵的训练和作战。

郑卫国说:“郭总监,在我们这儿还习惯吗?”

郭总监笑道:“好吃好喝好住,还有炮打,有什么不习惯的?依我看,没有比这儿更舒服的了。”

郑卫国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众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哎,21世纪的人都不纯洁了。他见大家都用奇怪地眼神看着自己,忙止住笑,说:“依您看,咱们的炮兵可以跟日军联队所属的炮兵拉开架势打一场吗?”

郭总监想了一下,很认真地说:“打伏击自然不成问题,对轰的话最好能够避免!我们就算能赢,恐怕也是一场惨胜。”

郑卫国有些不解,说:“咱们的炮不少了啊,几个打一个还不行?”

郭总监摇头说:“我们的炮兵只懂技术,不懂战术,充其量能打准而已。真要让日军的炮兵拉开架势,我估计很难压制住。如果师长想要对付日军一个联队,最好别让他们把炮架起来。”

通过兵工厂的不断修复和组装(用几门坏炮的零部件组装成一门好炮),33师目前已有山野炮各四门,均为75毫米口径,步兵炮八门,均为缴获的92式步兵炮,82毫米迫击炮18门,70毫米迫击炮12门,苏制37毫米战防炮4门,37毫米平射步兵狙击炮8门,各型20毫米口径高炮8门。

这个数量放眼当下已经很不少了,要知道日军一个甲等师团的联队一般也才4门75毫米山炮,4门37毫米速射炮(打装甲或水泥工事用的,华北不多见,估计是打八路用不着,一般取消,或换成步兵炮、迫击炮),6门70毫米步兵炮。相比之下,我军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郑卫国才有信心跟日军联队过过招儿。没想到却被郭总监一瓢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据这个郭总监讲,33师目前的火炮虽多,但真正形成战斗力的只是那些迫击炮,可是迫击炮射程近,精度差,除非像响堂铺或者太原西山那种地形,否则很难跟日军的山炮过招。另外,日军的炮兵素质出众,可以进行超视距的远距离炮击。我军则很难做到。

郑卫国郁闷了半晌才说:“如果我们加强战术方面的训练,您估计多长时间能形成战斗力?我是指训练出一批真正的炮兵!”

郭总监说:“如果炮弹充足的话,至少也得要一年。”他见郑卫国有些失望,感到不好意思,接着说道:“师长,不瞒您说,我有近十年没有接触过炮兵了,而且在苏联学的大炮兵战术在敌后战场上并不适用,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头来过,所以时间上没办法再短了。”

郑卫国拍拍他的肩膀,说:“好!一年就一年,总比一直没有的强!不过,眼下要是开战,山野炮能随部队出征吗?”

郭总监说:“野炮有两门太重了,不宜远行,山炮没有问题。虽说不能跟鬼子硬拼,但咱们可以智取啊!”4门野炮中有一门90式和一门95式,都是两三千斤的份量,动起来特别困难。所以射程虽远,暂时也只能放弃了。

郑卫国欢喜道:“这就好,有山野炮出动,我们就有底气了!”潼关炮战之后,他就后悔没多要些大炮,可惜为时已晚。好在兵工厂的工人给力,连续修复了这么多大炮,总算有了物质基础。

一天之后,八路军总部终于判明了日军的动向,情报很快传到了33师。杨主任、周参谋长等一众军官忙赶到作战室商讨对策。

一名参谋拿着电文念道:“日军纠集14师团、16师团、20师团、108师团、109师团和酒井旅团各一部,共计十个联队三万余人,南自邯长公路,北自正太铁路,西自同蒲铁路,东自平汉铁路,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之我军大举进攻……”

这个电文很长,李大壮听了一会儿后便急道:“先别说那些没用的,都快把人给急死了!你快说说有多少鬼子是冲我们来的?”

参谋往下看了看,说:“第16师团一个大队拟经元氏、赞皇进攻九龙关。”

李大壮说:“嘿,才一个大队!小鬼子也太看不起人了嘛!怎么着也得一个联队才打得过瘾啊!”

众军官一听乐了,纷纷起哄叫好。

郑卫国一拍桌子,怒道:“吵什么啊,你们!知道这是在开作战会议吗?”众人忙闭上嘴巴,听参谋继续念了下去。

听参谋把敌情通报念完,周参谋长说:“哎呀,我怎么觉着,日军好像把咱们给忘了啊!”

郑卫国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