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赏炮下(2/3)

百斤。”

郑卫国点头道:“嗯,对于150毫米榴弹炮来说确实算比较轻的了。那它的有效射程有多远?”

郭总监遗憾地说:“这个就是它最大的弱点了,才六千多米,就连75口径的野炮都比不过,生存能力堪忧啊!”

38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性能确实非常一般。当年一战突然爆发,日本陆军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撑得住场面的重炮,于是赶紧从德国山寨了一门。像这种早产儿,先天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意思的是,在二战后期,由于新式榴弹炮成本太高,日军又重新生产了不少这种古董大炮,并装备到了部队。

程政委忍不住问道:“我们就没有缴获到新一点儿的?我记得在你们回来的时候看到一种大炮,炮筒跟这个一样粗。但比这个铁家伙还要大。”

郭总监呵呵一笑,说:“有,你说的应该是大正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我们也缴获了两门。两位司令请随我来!”

从这儿再往前走还要经过几道岗哨,警戒程度明显高出一个等级。郭总监解释说前面几门大炮都是第四十一集团军的镇山之宝,所以将保护措施提到了最高级别。刚进掩体,就听里面的战士正喊着号子,忙得热火朝天。

郭总监解释说:“他们在练习进入阵地和转移。”对于缺乏空中保护的冀中炮兵来说,快速进入和转移阵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别想在日军的炮火中生存。

程政委欣喜地看了一眼。发现这里学员很多。挪揄道:“老郭,你这里的炮组没有照顾75野炮么?”

郭总监笑道:“这种好东西自然不能敝帚自珍!就是拿四门75口径野炮来我也不换。”

郑卫国问道:“那它的射程有多远?”制敌而不制于敌嘛,所以除了灵活性,郑胡子对火器的射程也相当看重。

郭总监介绍说:“最大有效射程能达到8800米。”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跟38年式75野炮(最大射程8350米)相比并不吃亏。不过跟38改(改进了炮架。射程增加了两千多米)、90式(最大射程13890米)、95式(最大射程10700米)等75口径野炮相比,还是落于下风啊!”

程政委说:“是啊,一寸长一寸强。你这一差就是几千米,恐怕很难跟日军的野炮部队对抗吧!”

郭总监解释说:“野炮属于加农炮的范畴,弹道平伸,在射程上本来就占有优势,所以拿榴弹炮跟野炮比射程是不合适的。”

程政委忙道:“那我们这门榴弹炮的优势在哪儿呢?”

郑卫国插嘴道:“应该是弹道和威力。”

郭总监笑道:“司令员说得对!一万多米,那是日军75野炮的极限射程,在这个距离上很难命中目标。而我们的150毫米榴弹炮就不同了,只要炮弹轰击在一个大概范围,强大的冲击波也足以让对方丧失战斗力。”

“而且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的最大仰角可以达到65度,完全可以藏在工事内向敌轰击。这种角度,即便阵地在野炮的射程之内,敌人也很难用野炮还击。”

程政委欢喜道:“这么厉害!”

郭总监笑道:“还有更厉害的,两位司令请随我来!”

又往前面走了一段,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大家眼前。确实是庞然大物,光炮管就长达47米,竖起来比两个姚明还要高。

程政委惊讶地说:“嗬!这是什么炮?比150毫米榴弹炮还大!”

郭总监眉飞色舞地介绍说:“我们的王中之王——日制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这是我军目前最厉害的一门重炮,也是全中国和全日本陆军射程最远的大炮。”

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陆军4英寸大炮,在不使用次口径炮弹、火箭增程弹等远程弹的情况下就有超过18公里的射程,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远的。

更难得的是,这种火炮在精度和威力上也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二战后期被日军用作120吨重战车主炮,专门轰击盟军的重型坦克。

程政委兴奋地说:“嗬,好家伙!这是什么时候运回来的,上次你们回来的时候我怎么没看到?”

郭总监解释说:“这个是用载重卡车拖回来的,时间也比较早。”

当初97军在黄河边上缴获了一大批物资,郑卫国担心日轰炸就下令将部分物资提前转移到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