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疯狂的日军(3/3)

年12月8日,在偷袭珍珠港之后仅仅10个小时,日军就对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发起了进攻。并在一个月之后占领了马尼拉,约有7万美菲联军成为日军的战俘。

与此同时,中国战场却开始呈现利好现象。日军虽然又发起了一次沙会战(即第三次沙会战),却并没有讨到好。在九战区薛岳官的指挥下,国军采用天炉战法,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然后两翼包抄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华北方面,各战区、根据地经过秋末的大收获、冬季的大练兵,实力得以逐步恢复,终于走出41年失利的阴影,并迫使日军再次收缩。

河北,蠡县。郑卫国率领二战区指挥部再次驻扎到此处。衡水、深县虽好,但是离敌军太远,不利于及时反应,所以日军此次回缩之后,郑卫国再次把自己的指挥部前移。一方面是为鼓舞军民的斗志,另一方面也是给冈村宁次制造压力。

指挥部的大院内积满了雪,郑卫国和芷兰正在院子里逗小孩玩。杨教授和程政委有说有笑地从院外走了进来,见状忙道:“哎呀,这冷的天,可别把孩子冻着!”说着忙围了过来,只见小孩脸蛋冻得红扑扑的,不过衣服穿得厚实,显然问题不大。

郑卫国笑道:“不碍事!听说老毛子生下小孩,还要先用雪洗个澡呢!咱们的孩子也不能娇惯着。”

芷兰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娇嗔道:“胡说!”知道他们可能是有事要谈,就抱着孩子串门儿去了。

程政委笑着看了她们娘儿俩一眼,打趣道:“司令员这个冬天可是坐享天伦之乐啊!”

郑卫国笑道:“怎么,老程,你是想老婆了,还是静极思动了?”

一行人边说边走,在炕上盘腿坐下。三个人刚好围着一张小矮桌,上面放着一些过年的零食,还在火盆上温了一壶黄酒。这个不是特殊化,而是靠郑胡子的薪水买的。不光是第四十一集团军,八路军等部队,只要是脱产部队都开始有了薪水。虽然不多,但比之前一天几分钱的“菜金”总是强多了。

大家可能有疑问,哪儿来的这么多钱?原来,自打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军屡次在战场上缴获到一种奇怪的药品,具有极强的消炎能力。反观苏联方面却没有一种消炎的特效药,导致大量伤亡被迫截肢或者死于手术后感染。

苏联政府立马命令化部门分析这种药物的成份,并大量合成。结果分析是分析出来了,合成却是不行。青霉素这个东西,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可以合成的,但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也只能通过青霉菌来培养提炼。

一连枪毙了好几个化家,终于有人告诉斯大林,这个药中国有!好吧,郑卫国的青霉素买卖终于再次开张。不过苏联当时急缺武器,坚决不同意用武器交换,还索要青霉素的制造方面,打算甩开郑胡子自己造。郑胡子又不傻,当然不肯,表示只卖成品,不买拉倒!

经过艰难地谈判之后,苏联终于同意买药,而不是制造方法,因为他们的伤员实在是等不起了。不过他们只同意用卢布、美元或者贵重金属交换,武器方面还是坚决不肯。

郑胡子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先花出去买武器的美元和黄金又换了回来,而且苏联方面要的量特别大,从郑胡子那里赚去的钱已经全用光了。后来又要求用来抵消之前两笔苏援贷款的账目。

本来这两笔账都是国民政府借的,不该由郑胡子去还。不过郑胡子考虑当时国统区民众确实生活困难,同意每次冲抵一半,反正这个青霉素成本低得很,玉米面的成本,卖出黄金的价。就算是一半,那也是暴利啊!而且借此修复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也有利于中国的抗战事业。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开始大量采购青霉素,虽然价格不高,但是经不过量大啊!两相加起来,也是一笔巨款。

有了这两笔钱,二战区的金库终于开始富裕起来。为了鼓舞士气,郑卫国决定对整个二战区的部队进行统一点编,然后拨发军饷。当然,军政部拨发过的就不重复发了。除此之外,郑胡子还开始试行“五险一金”制度,打算改善官兵的福利。

嗯,这些事情以后再说,言归正传。

程政委拖下靴子,盘腿坐在炕上,解释道:“倒不是我静极思动,而是下面的战士们都憋得嗷嗷叫,整天写什么请战书。我想现在也休整了好几个月,前段时间还给将士们发了薪水。趁着士气正高,咱们是不是也打两仗?”

郑卫国又问道:“杨教授的看法呢?”

杨教授笑道:“打仗我不懂,不过要打的话,我敢保证,粮饷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

郑卫国点了点头,说:“好,那就打一仗,不过具体怎么打还得看参谋部的意见。”(……)

s:非常感谢书友130714131947951和anroy的打赏,昨天更的太晚了,差点儿没忙过来,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