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冈村的龟壳战术(3/4)

有趣的是,山西新军的三个师都比较有特色,决死一纵队大部分都是青年生;暂一师则是由前晋绥军组成的。他们多是亲延安的军官,比如师续范亭将军。工卫旅和政卫旅则是山西各阶层民众组成的,比如工卫旅(正式番号为第207旅)就是清一色的工人。能凑齐这么多工人,可见当时山西的工商业还是很发达的。

山西新军重组之后,实力迅速壮大,并且成了华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也难怪,两位主官当中,一个善于拉部队(薄),一个善于练兵打仗(徐),想不兴旺都难。阎老西儿当年就感慨道:“额们山西还是有人才滴,武有徐象谦,有薄依波!”认为只要这两个人肯帮他,就足以成就一番事业(把华北建成额们山西人的华北,笑)。只是老西儿连傅作义都不能用,何况是薄、徐二人呢!

言归正传。郑卫国接过电报一看,不禁眉头微皱。彬和马法五军忙问道:“怎么啦,钧座?”

郑卫国随手把电报递给他们,解释说:“山西新军趁着第37师团主力南下,偷袭了日军的后勤兵站和一些据点,没想到日军防守极为严密,仓促之下竟然没能得手。”

将领们一听,都感到有一些吃惊。自打徐总指挥接手以后,山西新军渐渐形成了敢打敢拼的硬朗作,经常和日军打一些硬仗,威名四起。没想到以他们的实力都没能得手,可见日军在防守上确实花了一些心思的。

马法五军看了看,焦虑道:“小鬼子竟然装备了280毫米的重炮!”

郑卫国沉声道:“重炮不算什么,问题是我军竟然没能提前得到消息!”

彬满脸通红,忙请罪道:“都是卑职疏忽大意,请总座责罚!”

郑卫国摆了摆手,说:“也不能怪你一个人!”又道:“我看这次失利倒是一件好事,让我们终于摸清了日军的底细。彬,你派一支特战队再到运城方向去侦察一下,把情况彻底搞清楚,然后向参谋部汇报!”

“是,总座!”彬敬了一个礼,正准备去安排,又转过身来问道:“那,这次冬季攻势要不要缓一缓?”

郑卫国点头道:“先放一放,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日本鬼子!”

在中条山呆了一个月,等部队整编彻底完成之后,郑卫国才重新返回冀中。在此次期间,冈村宁次也出了不少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将驻守路段要塞化,每隔十公里就有一个大型据点,里面部署两到四门280毫米重榴弹炮,一些关键地点还部署了重加农炮,都是清一色的退役海军舰炮,威力极大。在这些重炮的威慑下,部队连集结都很困难,更别提进攻了。

“总座,你可算是回来了!”周参谋报告道:“最近冈村宁次的小动作可是不少啊?”

郑卫国笑道:“这老狐狸总是不甘寂寞,不过沿线部署重炮也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杉山元搞过、多田骏搞过,冈村还能玩成花来不成?”

周参谋忙道:“冈村宁次的手段确实要更厉害一些。他是先修工事再部署重炮,那个乌龟壳子是修得又硬又密,我们试探性地攻打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郑卫国眉头微皱,问道:“怎么回事?”

周参谋解释道:“非常坚固,我们现在穿透力最好的88毫米无后坐力炮都打不穿!再就是日军的重炮也很厉害,几乎覆盖了原先所有的铁路路段,并且可以向道路左右各延伸近十公里,形成一道非常宽的封锁带。总座,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又要被日军分割成几块了!”

郑卫国伸手道:“把华北日军最新的兵力部署图给我拿来!”

周参谋忙从抽屉中翻出一张表格递了上来。41年秋冬赶来增援的部队现在都已经退回原驻地了。华北日军现在还是分为四大块,即直辖部队、第1军、第12军和驻蒙军。

直辖兵力主要驻扎在河北省,包括3个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第27师团(驻天津)、第35师团(驻北平)、第110师团(重建,驻石家庄)、独立混成第1旅团(驻邯郸)、独立混成第7旅团(驻沧州,后改到山东惠民,拟扩编为第115师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驻邢台)、独立混成第15旅团(驻保定)。

第1军主要驻扎在山西,司令部为太原,辖3个师团、4个独混成旅团:第36师团(驻太原)、第37师团(驻运城)、第41师团(驻临汾)、独立混成第3旅团(驻崞县,即今原平市)、独立混成第4旅团(驻阳泉,拟扩编为第62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驻榆次)、独立混成第16旅团(驻汾阳,拟改编为第69师团)。

第12军主要驻扎在山东省,司令部位于济南,下辖两个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团:第21师团(驻徐州)、第32师团(驻兖州)、独立混成第5旅团(驻青岛)、独立混成第6旅团(驻临沂,拟扩编为第63师团)、独立混成第10旅团(驻泰安,拟扩编为第59师团)。

驻蒙军主要驻扎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司令部设在归绥(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下辖:第26师团(驻大同)、独立混成第2旅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