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谢迁莫名背锅(1/2)

第143章谢迁莫名背锅

朱厚照是喜欢偷换概念的人,本来这所谓的京营,十二团营以及上直二十六卫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京营。即便是京军也可以算是京营,但是朱厚照非要生生的将这三个概念独立起来,不但是将这两者独立起来了。朱厚照还将京营与京军都是独立起来了,京营指的是由五军营,三千营还有神机营这个三个营头,现在归属于亲军都督府管辖。这不算是改动因为一直以来京营就是亲军嘛。

这里,朱厚照将三大营的训练基地的概念抹除了。而京军则是在京城内驻扎的各个京卫,他们是分别属于五军府统领的。这是朱厚照对于大明军队第一个小小变动,也可以算是一个改革。其实就是将统属关系做了精确的划分,虽然变动小但是意义大,以后朱厚照一旦是要扩军根根就是不用再用不着去设立什么新军了。

毕竟一支军队的设立,不是那么简单。其中有太多东西需要去考虑,现在三大营的名额都是空出来了以后想补充就是补充多少,只要是钱粮到位朱厚照可以一下子补充十万人!

总之,现在大明的京城军队可以划分两个大的系统,一个亲军都督府的上直卫,以及三大营;再者就是五军府的京卫,也就是京军。

隶属明白,统属清晰。

这其实不是朱厚照的想当然而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是这样插科打诨。因为在大明谁要是提出大肆招募兵员就一定会被说好战!

但是为了大明社稷安慰,大明不能不好战啊。

所以朱厚照只有这种办法让大明有更多兵,先有兵再是来说精兵的事,方法勉强称为移花接木吧。既然按照祖制恢复了亲军都督府,各亲军也是归建了。那么空下来的三大营是不是也应该按照祖制补充完整喽?是十二团营是不是也是呢?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整顿不整顿的问题,也不是什么五军府还有兵部的锅,它本身就是个坑谁来都是一样。你看现在上直二十六卫一回到亲军府编制内,太子那天不是在自己整顿着。

这整顿的事,整人的事,太子比我们明白。

他要的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还非得让别人自己说出来,自己怎么都是不说。哪怕和你打哑语,有些话就是不会从太子嘴里说出来。

兵部还有五军府之能事捏着名字认了,就像之前工部一样。这是关于军权的,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府都不能硬顶着拒绝,这件事不容什么“文死谏武死战”就是可以概括的,兵者国之重器,也是帝王之重器。

大明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英宗,也不是每个文官都是于谦!对于军权大明的皇帝一直都是看重的,即便是弘治皇帝他就是在信任朱厚照,你见他放军权了吗?朱厚照现在之所以敢这样干,也来自弘治皇帝的命令。

“是不是连带着保护大明渔船以及维护海禁的水军也是一起招募整顿?”一脸肉疼的周经及时的说了一句,将此次廷议拉回到正规上来。本来是就是来商量海禁的事的,怎么就是有扯到京营上去了。那是一天两天能商量好的事吗,他一瞪马文升然后继续说道“海禁松弛全是兵部无能,沿海武备松弛,海盗倭寇不断,民不聊生。”

周经是有些重了,但是为了自己军费马文升也是忍了。他温和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一切都他督管不严。以至于海防松弛,倭寇海盗肆虐。

“海上海盗倭寇肆虐也不能将大明海疆都是禁绝啊,如此渔民们还是怎么生活,如果一旦朝廷将浙江福建广东诸沿海全面封海,渔民们不就是要饿死吗?”

等了好久,谢迁终于是说话了。周经马文两人快速的交换眼神之后,周经也是说道“是啊,殿下,封海之后渔民生活无着落,难免是激起民愤啊。”

“海禁乃是祖宗制度”这句话是诸侯的废话,应为祖宗制度已经是他的口头禅。“朝廷封海本来就是为了百姓,当然不能禁绝百姓的渔船。但是那些不是渔船的民间之船一律不得下海,这是国策!”

对的,国策现在也是口头禅之一。也不管对不对,把自己排在道德制高点总是有优势的。

谢迁有些哑口无言,太子这么简单就是亭景区自己的话了?也太快了吧,难道不应该是决不答应更改自己的法令嘛。你这,你不按照剧本来的。你不说,我怎么继续说下去,不说去怎么让封海令不在浙江福建生效?

这就是用力打在了棉花上了,你还价的时候说不买要走,本意是吓唬吓唬他,但是人家就是性了。你说是不是有种无力的感觉,谢迁这几个月已经是来到了不少来自南方的书信,请求他在朝堂上打探打探关于封海的消息,所以他是不愿意浙江还有福建封海的。

他的背后,可不止一家海商。

但是接下来朱厚照的话就是让他更加对于朱厚照这个太子有了恨意,朱厚照说道“就如谢先生所奏,封海令不禁渔船,其余严禁下海。违者以抗旨不遵处置!拟旨,用印,颁布天下。”

朱厚照嘴像是借来的,说的很快。这边刚刚才是说完,那边旨意就是拟好了,内阁都是签字到了李东阳还有谢迁,不签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