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问题与答案(2/3)

准备好桌椅和凳子,地方就在此吧!”欧阳阳平,看到还有一摞子奏折,内心哀嚎不止,自己的父亲每天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在这里,让他们保持一段距离,也不会泄露国家大事。

两位大儒,一位年轻学士,进到屋子里,看到欧阳阳平正在批改奏折,顿时惶恐不已。

“拜见,欧阳师傅!”他们年纪一大把,称之为师傅。

欧阳阳平即便是年纪再小,也挡不住次数多,自然也就习惯了。

不过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来了?

“三位请坐,不知道三位,怎么知道我来此了?”欧阳阳平也是觉得奇怪,知道陈烨在这里住,能理解,为什么猜到自己来到中山国?

“怡春院的宫从寒除了一道题,上面有您的字迹,而且这天下除了王爷和您,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其他人即便是出来了,也回答不上。”

说完之后,欧阳阳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他们知道了字迹的消息。

“哦,你们可是有什么疑问要我回答?”欧阳阳平的话,让一旁的年轻人,稍微有些沉不住气。

在自己眼前的人,几乎是跟自己年纪还小上几岁,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博览群书,在儒学上面已经颇有建树。

一定是陈烨,为了宣传他自己的孩子,捧起来的。

“小生在儒学上有问题,我们常问道,君子,小人,我们是否要励志要成为君子的人?”大家一致都觉得学习儒家就是培养君子,可是为什么培养出来,确实是有不少小人呢?

“不,培养我们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全面发展。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更要实践。例如我们的身边有的也是自称为读书人,可是内心狭隘,不去实践,君子远庖厨,并不是说我们不下厨房,而是我们做我们应该心怀善意,尊重我们未知的。”欧阳阳平说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这点欧阳

阳平的记载跟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跟儒家很多世子的观点是相反的。

看到眼前三位正在思考,欧阳阳平只能继续埋头批改奏折。

等到他们都笑话的差不多了,再给欧阳阳平提问下一个问题。

“都在说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虽然陈烨和欧阳先生都在发展韩,怎么说,可是没有概括性的去讲。

“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第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说完之后,就留给他们去思考了。

提出问题的时候,听到欧阳阳平,回答的行云流水。

这才开始正视眼前的年轻人,果然不是一般人,心服口服。

而且举一反三,自己在学术上面的问题,迟迟得不到答案的地方,直接被欧阳阳平,一一铺开。

系统的去讲出去,毫不避讳的去讲述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而且一边讲,一边利用生动的例子去讲。

“好了,你们还有什么疑惑,或者是什么问题没有?”欧阳阳平不知不觉,已经给他们讲了一下午。

三位起身答谢,提出一个要求:“我们三个,能否当做您的学生?”

欧阳阳平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提出这个要求,从来都没有人给自己讲过。

不是不讲,而是很多人羞愧难当,自觉不配称为欧阳阳平的徒弟,没有想到今天有人提出和这个要求。

面对这个要求,欧阳阳平需要跟自己的父亲好好商量一下,毕竟这不是儿戏。

“我需要思考一下,这个事情比较大,而且你对于你们三个还没有考核,我需要斟酌一番。”欧阳阳平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个人也是知道,今天太唐突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带,就来了,确实是不对。

“那好,是我等唐突了,过几日再来拜访。”欧阳阳平,亲自送他们出门。

等到他们前脚离开之后,就听到也有人叫自己。

“欧阳公子,欧阳公子!”在这里认识自己的人不多吧。

转过身来,看到几个人抬着红轿子,哦,原来是怡春院的丫鬟。

走在娇子的前头,大声喊着欧阳阳平。

对于轿子里人,欧阳阳平心理也猜测个差不多了。

“你怎么来了?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欧阳阳平想问问她们到底计算出来答案没有。

自己年纪轻轻可不想马上都娶老婆,虽然自己的父亲在整个时候,都已经结婚了。

是自己确实是没咋往这方面去想,现在还是依照学业为重。

“回答出来了!最近距离平均约为36.3万千米,最远距离平均约为40.5万千米。怎么样,我们是不是答对了?”丫鬟有些得意。

欧阳阳平没有想到人家竟然会答对,奇迹啊。

“那你们给我说说计算的过程,只要给我说出来了,我就算你们答对了!”面对欧阳阳平的继续追问。

丫鬟只是支支吾吾,不说话,欧阳阳平其实心里知道,他们要么是瞎猜的,要么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但是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