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御门听政(1/2)

“陛下,不知您是从何处得知来年陕西依旧大旱这个消息的?”

朱由校斜晲了说话的汪应蛟一眼,没好气的问道:“汪尚书问这个作甚?”

“陛下,自古以来无人能窥探天机,如真的有人能勘之天时,先天一步,实为我大明之幸啊,陛下,不知此人是谁?”

汪应蛟一脸真诚,那模样还真叫朱由校信了几分,刚想开口说出柳安的名字,就听见身后许久不说话的魏忠贤突然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朱由校身体一震,看着那正怒视着魏忠贤的汪应蛟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可也不好就此爆发,压下心中的不满,说道:“汪尚书都说了自古天机便无人可窥探,朕又怎么知道天下谁人可以算天机?”

“可是……”汪应蛟欲言又止。

“朕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方才朕小憩了一会儿,得太祖托梦,在梦中,太祖他老人家叮嘱朕,说陕西天上火龙升腾,若无水克之,则火龙愈发强盛,恐危我大明江山。”朱由校刚看了周易,得知了五行相克的道理,此事正好现学现卖,派上了用场。

汪应蛟顿时皱起了眉头,你要说其他人他还敢指着鼻子骂妖言惑众,可信口开河之人乃是皇帝朱由校,谁敢?

更何况是太祖托梦,什么概念,那是显灵了啊,自古就好用这谁谁托梦来瞒天过海,如今朱由校将太祖都搬了出来,就不可追问下去了。

“可是即便如此,只开国库就好,何必扰动周边各州府呢?”汪应蛟问道。

朱由校见他咄咄逼人,一丁点儿小事都不肯放过,想起柳安说过的话,冷笑道:“太祖托梦的时候还说了,如今朝堂之上也有佞臣,朕之所以让州府各州府都开仓放粮,便是打着纠出佞臣的幌子,正好几位阁老都在,那朕就再下一道旨意。”

“魏伴伴!”

“臣在。”

“拟旨,着令……”说到这里,朱由校忽然沉默了,他想了一下,朝堂之上真正信服自己,自己能如臂指挥的好像一个都没有。

顿时怒从心中起,这皇帝当的甚是恼人,一拍桌子,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朱由校喊道:“命东厂派人为巡抚,由锦衣卫护送,监察各州府,审核往年账目,若当地官员贪污粮饷,草菅人命,昏庸发聩,一经发现,立刻革职查办!”

“此事,交由东厂负责!”

说完,朱由校气才消了几分,坐下喝了口茶,看到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蹙眉道:“干嘛?”

就连魏忠贤都没想到,朱由校一怒之下,竟令东厂巡察天下,此等好事,便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赶忙拜服在地,激动的喊道:“臣,领命!”

“陛下不可啊!”

“那阉人岂可当巡抚?!”

“陛下三思啊!”

刘一憬四个阁老也坐不住了,这谁顶的住啊,真要让魏忠贤掌管此事,还能有他们好果子吃吗?恐怕那东厂的阉狗一个不投靠他们的也不放过,届时天下必将大乱,阉党一手遮天。

朱由校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这样有些太过了,但他身为皇帝,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岂能轻易收回?

“咳,众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便令吏部派人巡察各州府,东厂派人辅佐,务必要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

众人松了一口气,还好朱由校没有意气用事,否则恐怕朝堂上下都要来一次大换血。

“陛下圣明!”

魏忠贤虽然对东厂只是辅佐略有些不满,可也没有办法,时机尚未成熟,自己虽然执掌东缉事厂,居司礼监秉笔太监,算得上位极人臣,可要说对上那些言官大臣,他心里也虚的慌,虽然他们看起来一个个人畜无害,刚正不阿,实则一肚子坏水儿,指不定给你使什么损招儿。

这么一想,东厂不做主事倒也不错,至少出了问题不需要自己这个厂公负责,自有人顶着。

待到以刘一憬为首的众人告退,朱由校拿起桌上的那方砚台端详了一番,说道:“魏伴伴,朕给你一道密旨。”

魏忠贤连忙跪下,毕恭毕敬的喊道:“臣魏忠贤,接旨。”

“此次巡察天下,必定会有许多波折,动辄有性命之危,东厂派出去的人,皆可暗中寻求锦衣卫的帮助,出了事情第一时间向朕汇报,切莫不可掉以轻心,这方砚台你拿着,此砚台乃是朕御用之物,见它如见朕,若有大臣借没见过等措辞来抗命的话,你可将其就地正法。”

“臣魏忠贤,遵旨。”

魏忠贤双手平举,接下了朱由校递过来的砚台,有些激动的在上面摩挲着,欣喜之意不加掩饰溢于言表。

对于那些文人的手段,朱由校还是略懂一二的,从小他就被逼着读些圣贤书,来来往往的大臣见了无数,他们脑子里在想什么,算计什么,他还是知晓一些的。

故他才再给魏忠贤一道密旨,以防到了关键时刻,东厂的人可以向锦衣卫求援,顺便再给魏忠贤一道护身符。

足见魏忠贤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