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反目成仇(2/3)

瘐信、金春秋二人,让他们撤出百济,将先前攻占的百济尔礼城等二十余城交接过唐军。

金春秋派人见王文度,提出说这些城池曾经属于新罗,如今新罗军收复,自当归新罗国,同时还向王文度请求,希望把早年叛投百济,协助百济人攻破大耶城,害死了自己女儿女婿的新罗叛徒毛尺、黔日二贼交给新罗处置。

但这个要求被王文度拒绝,理由是这二人在唐军攻百济时,已经暗中归顺唐军,并献城投降,归顺有功,如今已被授封大唐官职,岂能交给新罗。

王文度还喝斥新罗使者,让他们回去转告金春秋二人,命令新罗立即交出占领的百济城池,否则大唐将扫灭新罗。

他还向新罗下达了粮草任务,要求新罗提供车两千辆,米三万石供唐军。

本来还犹豫不定的金春秋得到这个回复后,愤怒的决定与金瘐信一起反抗大唐。他的女儿被那两内奸暗死,他曾经对天起誓,这辈子要为女儿复仇。

况且,德曼女王曾和唐太宗达成了默契,支持他继位,可如今却来这一手,这让金春秋彻底失望。

他拒绝交出占领的二十余城,并派人四下联络百济地方将领豪强,暗中煽动他们起兵抗唐。

在金瘐信和金春秋的暗中煽动下,甚至是提供粮草器械的支持下,百济南面各郡州迅速的燃起了反抗斗志。

金瘐信甚至伪装进入豆率城,与百济诸将起誓结盟,并充当他们的军师,另一方面金春秋也派出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统新罗兵马易换掉新罗军袍进入百济各城,协防助守,假装百济兵。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新罗铁了心要反唐了。

不过此时的金春秋毕竟不是国王。

新即位的金胜曼与贵族会议和白议会下令金春秋金瘐信二人遵从唐朝旨意,交出城池,并调运粮草助唐,且出兵协助扫荡百济。

结果王令传下,金春秋根本不予理会。

他直接就带着三万兵马返回王都金城,利用其功绩威望,兵不血刃的就控制了王城和朝廷,实际上夺取了新罗控制权。

金春秋坐镇王城,而让金瘐信在前线联合百济抗唐,虽还没公开打出反唐的旗号,但却在利用百济人以复国为号召反唐。

对于礼任等二十余城,金春秋也都让新罗守军换上百济旗号,谎称城池皆被百济人夺取。

至于说粮草器械这些,也推说被百济人阻隔交通,反正就是各种推脱。

要求新罗派兵协助讨伐百济余部,新罗也只是答应却不见出兵。

王文度恼怒之下,直接就斩了一个新罗使者,让随从带着这使者首级回去,警告新罗,指责他们失期违约,并威胁再不运输粮草和派兵从征,他将亲自带兵去新罗问罪。

紧接着,朝廷这边,李胤明显也对新罗的行为十分不满。

所以他下了一道旨意。

以新罗地设鸡林都督府,授新罗王金胜曼为鸡林州大都督,又召金春秋入朝。

事情到了此时,半岛南部,唐罗两军已经从盟友到离心离德,而百济也在金春秋金瘐信的支持下,越发团结,复国口号喊的震天响,不仅坚守城池,甚至还开始袭击王文度的唐军。

大唐当然也不傻,事到如今,也已经查明了新罗发生的变化。

李胤在朝堂上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把金春秋留在洛阳的质子金仁问关入监狱,同时削掉赏赐给金春秋的官爵,下诏细数金春秋叛上作乱,囚禁新罗王,反叛大唐等诸项罪名,然后下诏令王文度率兵讨伐新罗。

“王文度挂帅讨伐新罗?为何不是苏定方?”

“圣人让苏帅北上,配合李绩灭高句丽,而平百济讨新罗的任务交给王文度负责。”

听到这里,秦琅不由的摇头。

估计洛阳宫里,李胤还在那里洋洋得意,新罗这些岛胡,太沉不住气了,大唐轻松的就让他们跳起来反了,正好一起灭了。

可秦琅看他的部署,也太过儿戏轻敌了。

不管如何,百济名义上灭了,但他不搞羁縻直接就地图开疆,这就导致百济现在是个泥坑,这个时候北边还在跟高句丽打仗,又把新罗赶到对立面成敌人,这是要在半岛上跟三个国家一起为敌。

大唐的实力确实很强,但同时对三国开战,毕竟是跨海,这已经快四月了,马上就是夏季雨水多发季节,可不好打仗,粮草辎重运输等也不方便。

就算能打赢,估计这回也得凭白增添许多不必要的伤亡损失。

这仗哪有这样打的,李世民好不容易积攒这么点家底,他就这样胡闹挥霍。人家李世民一代战略大家,当初亲征高句丽,也是非常小心谨慎,不敢半分胡来任性的。

瞎基巴乱搞啊。

不要又搞成历史上那样,费尽艰辛拿下百济和高句丽,最后却便宜了新罗了。虽说如今局势不比历史,李世民在位时拳打突厥脚踢铁勒,吐蕃更是刚抬点头就被摁下抽筋剥皮了,西突厥如今也被肢解了。

按说,应当不会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