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朕要一个解释(2/3)

应当多学学马周,天下官吏十万计,宰相才几个?能任宰相,这可是多少官员一辈子的追求。在其位,便好好谋其政!”

“这样吧,朕调孙伏伽任京兆少尹,让韦挺做吏部侍郎,你也不用再加检校二字了,朕正式授你吏部尚书之职。”

剧情走向与原计划不符,李世民倒也没过于纠结,见招拆招。

敲打不成,改成了安抚。

“臣感激圣人信任,但以为此例不可开,否则后患无穷,臣被御史台如此弹劾,陛下不但不派人调查,却反而按住不查,还加臣职,此大错矣。”

“得了,别得寸进尺了!”李世民都差点就明说了,御史台那些御史,还有门下省的谏议大夫们,这些言官本就是吃这个饭的,哪个宰相不被弹劾呢。

皇帝真要本本都应,那朝中都无人了。

除非是真的被弹到要害,有确切证据证明犯了大罪,否则李世民可不会去计较一些小事情,皇帝用人,尤其是用宰相,又不是选圣贤,选的是辅佐治国的人,所以治理国家才是第一,德行只是第二。

哪怕就是贪污受贿,拉山头什么的,不太过火都没关系。

“若圣人信任臣,请先接受臣辞职,待查证清白后,圣人再复我官职也不迟!”

李世民一副你就是想乘机偷懒,就是瞎折腾的眼神。

“新考课法推行,京官大察,州县上计,吏部千事万事,正需要有宰相镇住才行。”

“政事堂这么多宰相,能干者多的是,随便派人兼管一下便是,再说西域的战事不是已经结束了,长孙公也很快就能回来了啊。”

“西域战事虽定,可善后也还需要时间的。”

西域的战事,比李世民预料的还顺利,大唐这边讨伐肆叶护的正式诏令刚一颁,肆叶护便已经陷入众叛亲离的场面。

他杀了小乙利可汗,逼判了泥孰,使的五弩失毕也迅速反叛,而薛延陀、契苾、高昌、焉耆、龟兹诸国,一看到大唐终于出手了,那还不是痛打落水狗,各个一拥而上。

虽然如高昌、焉耆国小兵少,但却也第一时间就驱赶了肆叶护派在诸国的西突厥吐屯发,一时间不久前还因为灭了莫贺咄可汗,杀了契苾歌愣有些不可一世,正想着要一路杀回漠北,重新一统东西草原,恢复大突厥汗国呢,谁料就人嫌狗弃了。

猛虎也怕群狼,何况肆叶护顶多是头狼王,结果现在还被狼群反叛,内外交困之下,漠北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最先杀了回来。

当年薛延陀部老当家跟契苾歌愣一起反西突厥的时候,曾被打的狼狈东逃,死了多少部落儿女,这笔帐薛延陀一直记着呢。

这两年趁着大唐灭东突厥而捡了个大便宜的夷男,一直想要做到做强,他想要求娶大唐皇帝的公主,可是一直得不到允许。

夷男不相信什么大唐不和亲的屁话,觉得大唐还是有些瞧不起他,所以他觉得应当拿出点更好的表现来,以此证明自己配的上大唐公主。

西突厥内乱,夷男便想用肆叶护立威,顺便也趁机来西域抢地盘。

夷男是年轻气盛,薛延陀也是这两年威猛不可挡,他们一路西来,跟肆叶护在金山下大战一场。

双方十余万骑展开了大对决,薛延陀那边是气吞如虎,肆叶护这边却是临战了还内讧不止,结果各个战场一开打,突厥诸部不是一触即溃,就是直接避而不战,更有别部葛逻禄部临阵倒戈叛乱。

葛逻禄向来不是西突厥十部之一,而是与处密等一样的别部,他们本是铁勒一部,一直就游牧在金山一带,曾经在契苾歌愣称汗反突厥的时候,葛逻禄就是歌愣一边的。

如今夷男西来,葛逻禄立即暗里跟薛延陀联络,大战之际来了个临阵倒戈,直接反身一击,杀到了肆叶护的中军大营。

葛逻禄三部,谋落部、炽俟部、踏实力部成了薛延陀的先锋,一路领着薛延陀军,在天山北部,到处追砍西突厥诸部。

肆叶护可汗一路逃啊逃啊,连个停歇整顿再战的机会都没有,偏这时其它各路人马也都围上来撕咬了。

受封大唐上谷郡王的阿史那欲谷,直接就出兵把大唐答应给他的那片地盘,趁机抢占到手,而改姓李的处罗可汗之子社尔,也带着他的东突厥军团一路杀过来,抢下了大片朝廷划给他的地盘,然后正式立起朝廷给他的旗号。

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纷纷忙着驱赶肆叶护的手下,而本来逃亡在外的泥孰,则引着从且末领着吐谷浑慕容顺、乙弗阿豹和拓跋思头等部蕃军的侯君集,在天山以南到处拣城池,收编部落呢。

肆叶护从金山逃到伊丽,从伊丽逃到碎叶河,再逃到千泉山,再逃到鹰娑川,再逃到三弥山,没有一处能落的下脚,最后只能引着千余骑一路逃到了怛罗斯,跑到昭武九姓胡的康居去了。

如今泥孰得大唐册封为新的可汗,阿史那欲谷、李社尔、阿史那同俄分封小可汗之位,长孙无忌基本上屎都没赶上一口热乎的,侯君集倒是捞了不少便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