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耕马(3/3)

只有种植粟、麦的旱地,有用马耕的可能。

二,用马来耕地,马蹄极易磨损,所以必须钉铁马掌,并需要定期更换磨损的铁马掌,相对牛耕来说,比较麻烦,而且打马掌、钉马掌要花钱。

三,养马的开支比养牛贵,前汉时有名的《盐铁论》,对于马耕和牛耕的优劣,就有过论述

养马一匹,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意思是养一匹马,消耗的粮食,顶得上中等人家六口的口粮,还得一个劳动力来伺候。

四,马比牛较贵,一旦照顾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五,这是一个百姓不会明说的理由:民间养马,一旦遇到战事,民马必然被征发,有去无回。

即便官府征马时说会有赔偿,但这种赔偿,按照官府的‘传统’,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

饲养成本、使用成本较高,导致百姓养马耕地的积极性不高,担心自己养耕马却被官府事实上的无偿征用,则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李笠听彭均这么一说,觉得有些尴尬:没错,我打算在河南、淮北旱田区域推广马耕,就是想增加民间养马量,必要时,可以征用民间马匹..

但我征用民马是给钱的,没想过白嫖啊...

“没道理让百姓来体谅朝廷的难处。”李笠拍了拍手,将手上的泥土排掉,“马耕的推广,不能让小家小户的百姓承担风险。”

“马耕再好,对于百姓来说,耕马和轮犁,也养不起,造不了。”

“正所谓‘养不如买’,‘买不如租’,应该组织“马耕队”,以合理的价钱,在农耕时,对各地百姓提供马耕服务...”

“用集体的力量,在大平原地区,实现旱田的大规模马耕作业。”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