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6节 赵佶的前生(1/2)
沉约提及入定倒是驾轻就熟。
修行在于改正行为,改正行为就需静思行为的意义,要静思行为的意义,就要有足够的精力。
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可修行其实更是要趁早,修行本是清醒、向往清醒的举动,既然如此,就需要十足的精力。若等精力衰退,再想着证悟常人无法企及的顶峰,又如何能够做到?
足够的精力如何获得?自然是养精蓄锐。
年轻人精力充沛,远比年长者适合修行。鸠摩罗什七岁从母出家,这才证得无上妙法,传承经文妙意,沉约更是自幼修行,这才念念皆清。年长倒不用颓废,当下改正,总比死不悔改要强上许多,若有恒心,慢慢静养,合乎“自然之道静,而天地万物生”的道理,一样能有所成。
常说禅定分四禅八定,是说入定有八个层次,第八层自然比第一层禅定要高明,但能入禅定一层都算不易,有人终生坐禅,却连禅定层次都不清楚,如何入定更是一头雾水,入到哪层更是稀里湖涂,如此修行反增痴昧,又有何益?
沉约却清楚知道禅定层次境况,提出入定关键两点——心无外萦内缠,就算入定。
赵佶听沉约提醒,思索片刻后才道,“那一刻,我的确忘记所在,同时没有什么念头,进一种心安境界,住于光明之中,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望到沉约微有讶异的神色,赵佶不由道,“沉先生,我没做错什么吧?”
沉约摇摇头,只是道:“说下去吧。”他吃惊是因为根据赵佶的描述,赵佶在那片刻竟入四禅之定。
在修行中,并没有固定时间进入某种禅定的说法,也没有修行到某个层次,必定需要多长时间的约束。
事实上,进入禅定,就是意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的状态。欲界无禅定,有欲望存在,就不可能进入禅定中,因为暂时脱离欲望,这才欲望之幻不生,欲望之幻不生,六尘五蕴自然减弱,就会让入定之人观到囚困于欲界无法发现的事情。
然后因为六入之触受在那时候丧失作用,入定之人没了生理本能的驱动,就会重新认知这个世界、正确认知这个世界,进而成就四智,因此才有止观双运、定慧相生的形容。
有人天资不够,常修常坐,可连进入一禅都是困难,有些人却是天性清醒,可一气至禅定最高层,比如说释迦弟子优波离,从未习定,但凭借对释迦的强烈相信和尊敬,在释迦的简单指引下,站立时竟一鼓作气体会到四禅八定的各个层面。
赵佶非修行者,却能径直入四禅之定,一方面是因为天子基助力,另一方面,倒也显出他的天资绝对不差。
沉约并没有赞许鼓励,倒不是打击赵佶,而是知道初入定者会因为入定之喜反倒执着法喜,舍本逐末后追逐那种喜悦,反倒因为意尘增生导致不进反退,反倒耽误了修行。
执果却忘记因缘,自然无法再度得果,就和守株待兔,徒劳无功般。
赵佶不知沉约的苦心,却坚信沉约所为都是为他考虑,放下心事道:“我见到大光明后有些惶恐,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念头起,随即想到既然有六道轮回,那不知道我前生是谁?”
沉约沉吟不语。
赵佶略有惶惶道,“我知道不该动念……”
沉约摇摇头,“入定并非不动念,因为若想修慧,明念必不可少。不过动念明观却不染念方是正途。”
赵佶明白过来,“沉先生是怕我坠入一念无明中,再起尘垢吗?”
一言落,众人均有惊奇之意,暗想赵佶如此警醒明白,所言极合道理。
一说修行,俗人若不是认定烧香、拜佛,就是说清规戒律,脱离欲望四大皆空什么的,本身就被世俗塑造的刻板印象束裹,终究难明证悟真意。
烧香持戒是为静心,清规戒律本是为养精蓄锐。
修行的目的绝非是克制欲望,而是直面欲望、看清欲望,进而从欲望中跳脱出来。
这就和痴汉面对美女,只沉迷一张画皮,哪怕被坑的倾家荡产都不知悔改。可若是能看清楚画皮之后的森森白骨,蛇蝎心肠,那或是退避三舍,或是力斩迷惑。
修行者对欲望是同样的处理,看清楚欲望本质,不被欲望所惑,如如不动,然后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发现心性中。
何为如如不动?是说如“如来”般不动。
何为如来?并非说什么如来佛祖,此中的“如来”说的就是人生如来时的心性永恒。
赵佶进入天子基本想明心见性,但因一念前缘再度动心生缘攀缘,若不能及时警惕,非但不能证悟,反倒会再陷痴迷中。
沉约提醒赵佶留意此点,赵佶居然一听就明,见沉约点头,又见沉约思想显现,暗想“迷时师度,觉时自度”一点不假,自己只要从心而行,就会当少错处,随即恢复了平静解释道,“多谢沉先生提醒,我已不迷。”随即回忆道,“我想知前生,随即看到前生景象,发现自己前生……竟然是个和尚。”
这件事说出去,倒有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