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结局的前奏(2/3)

乐业的景象,眼中浮起一丝感触。

“我在中土时,就常听人说,海外君子国中一切礼仪风貌,都类似大唐,甚至比大唐还要恪守礼数。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林远扬笑呵呵道:“咱们也是赶上好时候了。今早收购沉香龙木时,我听人说起,八年前,君子国中发生暴乱,礼崩乐坏,战乱频频,百姓流离失所,就连国君也消失不见。直到三四年前,国君重新归来,率神兵平定国局,并且出兵帮助周围的几个海国平叛,之后局势才渐渐扭转。”

周逸目光闪烁:“神兵?”

林远扬点头:“是啊,听那掌柜的说,四年前,有真龙从天而降,吐雨露化作神兵,这才帮助君子国国君平定乱局。”

唐敖苦笑道:“真龙吐神兵……我倒不是不信,只不过为何偏偏君子国能得神兵相助?之前我们经过的那几个靠近中土的海国,却得不到真龙与神兵的青睐,至今仍处于战乱之中。”

林远扬尚未来得及开口,从一旁的桌席间传来声音:“那是因为,我君子国远离中土,而近海外净土。”

说话的是一名老者,他放下碗碟筷箸,朝向周逸三人微微拱手:“三位天朝贵客自北向南,远道而来,想必也都听说过净土吧。”

唐敖代表周逸和林远扬向老者还礼,随后道:“净土的传闻不单在海外,便是在我朝中土,也风靡一时。”

老者笑道:“那就对了,所谓无风不起浪,这净土之所以能够传播广泛,只因为它不仅真的存在,还帮助君子国等海外王国,平定战乱,恢复国祚正统。辅佐君王,教化百姓,乃是真正的吉祥圣地。”

唐敖眼底闪过一抹光芒,迅速隐没。

林远扬却大大咧咧地开口道:“老丈啊,你还没回答我这妹夫的疑问,为何偏偏君子国等国,能得到净土的相助,帮忙平乱?而靠近中土的三目、厌火等国,却仍旧处于战乱之中?莫非这净土也是看人下菜碟?只因君子国、女儿国素来繁盛,这才出兵相救?”

老者哑然失笑:“这位贵客实在是误会了。道理很简单,君子国等国远离中土,而靠近净土。而厌火国等国则反之。净土虽有神人居住,可也难免鞭长莫及。好在如今君子国已经光复,太平如初,等君子国养精蓄锐,积蓄国力,早晚也会出兵帮助那些陷入战乱的国家。”

林远扬咂嘴点头:“你这么一说,倒是有点道理。对了老丈,敢问如何才能去净土?”

老者笑道:“去不了。”

“啊?这是为何?”

“净土远而神秘,玄而又玄,非十善信众,难以到达。并且这些年来,从来都是净土邀请人前往,还从未有人能自己找到净土。”

老者说完,饮尽壶中劣酒,告辞而去。

林远扬叹息:“可惜了,若能找到净土,随便整上点货物,带回中土贩卖,绝对能大赚一趣÷阁。”

唐敖笑道:“那净土乃是世外清静之地,像林兄这等满身浊气的商人,估计不会遭待见。”

林远扬翻了个白眼:“那可不一定,我早上听本国牙行里的人说,净土使者宣扬众生平等,我也是众生之一,凭什么不能去净土?圣僧,您说是不是?”

周逸喧声佛号:“阿弥陀佛,话虽如此,可我劝林施主还是别打那净土的主意了。好好做完这单生意,早日返航吧。”

说话间,周逸瞥了眼唐敖。

就见唐敖正垂着脑袋,目光闪烁,显然在思量着什么。

周逸又将目光投向酒楼外,就见在人声鼎沸的长街远处,拐角的成衣店铺前,适才与他们攀谈的“老者”停下脚步。

在周逸的凝视下,“老者”的障眼术瞬间破去……赫然是船上的那位白仙郎。

白仙郎装挑衣服,实则暗中窥探着唐敖的一举一动。

“果然是耐心已尽啊。”

周逸心中暗道。

船在沧海上飘了三个多月时间,众商客们带来的货物都已经卖空,已经开始收购海外的特产货物,即将返航。

而唐敖却仍无动静,整日里就是跟着妻兄林远扬在异国他乡闲逛,丝毫没有联络秀公主的迹象。

白仙郎也是实在等不下去了,这才化身君子国的老丈,表面上在向唐敖讲述净土的来历典故,实则却是暗示唐敖,君子国在净土的势力范围内,一切安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联系秀公主。

“大师,林兄,容我去净个手。”

这时,耳旁响起唐敖的声音。

周逸眉毛轻轻挑起,就见唐敖起身下楼,快步走出酒楼,身形一闪,钻入一条无人的小巷。

他深吸口气,口中念念有词,召出那幅功德宝卷。

随后手持墨趣÷阁,在功德宝卷上刻画了起来。

须臾间,一道金色龙影从宝卷中升起,向南而飞,钻入虚空,消失不见。

唐敖则迅速收起功德宝卷,仿佛无事人一般返回酒楼,继续和林远扬谈笑风生。

而远处的白仙郎则面露喜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