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识破计谋(2/3)

属实有点寒酸,哪怕在冬天,也不过就是帐蓬,军官尚有炭火,下面的士兵只能自己想办法。

尚结赞和悉颊藏虽然被俘,但在营中一样是高高在上,住在最中心的金顶大帐里面。

高大的帐蓬里面被分隔成了数间,里面有火炕和炭炉,有浴室和卫生间,铺着厚木地板和厚重的羊毛地毯。

“大相,营中诸库械使,武器均在,并未抄收。”论悉颊藏低声向尚结赞汇报。

军营中并没有唐军,全部是吐蕃军将,唐军只在营外看守,甚至吐蕃军将在营内干什么都没人管,随意走动操练。

营内的仓帐,也就是放粮食物料和武器的帐蓬也没有被抄收,就好像被遗忘了。

只是战马被赶走了,其余什么都没碰。

甚至吐番军将拿着武器在操场上训练,唐军还在营外观看喝采……这特么的,就透着一股子古怪。

“你欲何为?”结赞那囊皱了皱眉头,看向论悉颊藏。(此悉颊藏与吐谷浑王子只是重名)

“大相,营中儿郎尚有万五之数,兵器铠甲俱全,莫不如……某率军夺了城池,然后破城南去,如何?”

继续守在这鸣沙他是不敢了,这种攻城的手段太过迷幻凶残,纵使他想了这么多天也是无解……

除非把整个城加个顶罩起来,那根本不现实,也做不到。

他仔细问询过伤兵,所以对这种攻击的认知更加清晰。头盔都洞穿了,铠甲在它面前那就是一张纸而已。

何况吐蕃的铠甲本就不如大唐的坚固。所以虽然吐蕃的主力部队也是全军着甲,但在唐军面前依然心虚,

只能做为第二梯队欺负欺负回纥和身毒,以及其他小国。

大唐这边他们就是一种牛皮糖战术,有机会就上,输了就退,好歹也刮点油水,反正粘在身上甩也甩不脱。

他们自己也深知,自己的国土给大唐人家都不想要,但是大唐的土地哪怕是荒凉的西域,对他们来说都是上好的地方。

所以这也就成了倚仗。

所以能前脚占了大唐的土地,后脚就上表称臣,前面占了便宜,反身就要会盟……把无耻和厚脸皮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也是由浅到深一点一点不断试探出来的,必竟大唐内部乱成了麻团。

而且他想破城逃跑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害怕。他知道大唐不可能杀自己和结赞那囊。他是想回去想对策,加固城防。

这东西太可怕了,隔着数里就可以屠城,会州怎么挡?兰州怎么挡?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是一身冷汗,时常从梦中惊醒。

下部战区(陇右河西)到卫茹(中央区)四千里,向来被他们视为唐军永远不可逾越的屏障,但是现在……

他不敢想啊,现在他就想马上回去,回去见赞普。

(军旅,战士,军师旅团营,战区,卫戍区,中央等等这些词汇,在唐代已经常见于奏报和册书,不是现代特有的)

然而,悉颊藏忽然发现,一向果断,高高在上的大尚,今天有点不对劲儿。他在犹豫。

“大相?”

结赞那囊看了悉颊藏一眼,眉头深锁:“唐军不收营仓,任由军将施展,大论以为是彼等忘记了吗?”

悉颊藏一愣。眨巴眨巴眼睛。这事儿……能忘?

“唐军骄狂,是以不以为意?”

尚结赞缓缓摇了摇头:“某却是以为,唐军故意为之,若某等呼啸,必遭屠营,便是赞普加问也自有应答。”

“大相是说,那唐将多日来避而不见,又不收营仓,对吾等操练视而不见,只是想……”论悉颊藏头上瞬间就见了汗。

尚结赞缓缓的点了点头:“怕不正是如此,那物,那物是,谁人能敌?诸军将聚集营内,怕是只需片刻。”

两个人被押到军营的途中,都亲眼见到了被击杀弹覆盖的军将的惨状,此时不由的想了起来,背脊发凉。

“唐军有此利器……我吐蕃如何相抗?”

大帐内安静了许久,尚结赞说:“现在想来,只怕此物,尚有不足,或者受何种条件所限,并不能时时应用之。”

论悉颊藏点了点头。他是真同意这种说法的,或者是他的内心让他承认这种说法,要不然怎么解释?

吐蕃这些年占了陇右河西,占了西越,占了西域,大唐也是无可奈何,若是此物不受限制,怎么可能到现在才拿出来?

“此等利器,只怕是有违天和,必受所限。”

“那我等?”

“便静待发展吧,免不了长安一行,待见了大唐国君某自有办法。”

尚结赞对自己的计谋和口才还是相当有信心的,自信见了李适必可转变处境。

二人不知,营外的守军也是议论他们。

“校尉,这个结赞那囊,还有悉颊藏,真的是吐蕃的宰相和大将军哪?这胆子也不大嘛。”

“怎的?你等还敢瞧不起吐蕃大相?”

“嘿嘿,确实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