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西南时局(2/3)

身上说不出的难过,双腿如同灌铅,臂膀胸肋处处酸痛。

张军也不说话,就在一边默默的观察着李诵。太子的身上,有没有虱子?

成绩公布,训斥完毕,十二人被带去沐澡更衣,然后到食堂吃饭,饭后休息两刻参加晚读。

李诵整个人都机械了,跟着洗澡,吃饭,休息的时候坐在那就睡着了,被人叫醒去书帐。

这半天时间,对他来说完全是一种颠覆,所有的一切都是闻所示闻见也未见的,虽然劳累,但也新鲜新奇,很有些兴奋和兴趣儿。

和许多人一起洗澡,和百余人在一起吃饭,包括自己去打饭刷饭盒。这种体验他从未有过。

澡堂子和公共厕所在大唐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但是做为皇太子,他是真的没见过。

晚读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一处,是分了若干个帐的,依据军将们不同的文化基础而定。军士一般是启蒙班,以识字为主。

军官大多是识字的,便以算术为主,辅以政治和地理。这是常规,像炮兵就不一样,是独立的学习体系,需要学的东西最多。

学习时间是一个时辰,中间休息一刻时。

学习时间结束,回帐,每个人都要洗脚,然后上床睡觉。十二人一帐,就是一间宿舍,睡上下铺。

因为行军的时候是要睡帐蓬,所以用帐来作量词。军帐就没有床了,是原来的榻。

李诵肯定是睡最里面,下铺,这样有利于保护。

躺下没一会儿,鼾声就起来了,其他近卫们相视一笑,也各自睡去。

第二日一早,晨光初露。

军营里响起了起床号,清冽的号音如魔音入脑,睡的再沉也会被惊醒。

近卫们对军号这东西已经熟悉了,翻身而起,叫醒了还在懵灯的李诵,大家起来洗漱更衣,开始早操。

早操就是队列慢跑,然后小食。小食后休息两刻,一天的正式训练就开始了。

张军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着太子,昨天一直等到李诵睡着了才从军营出来,今天就没再去。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

他没有义务给谁哄孩子。

话说两个人的年纪其实差不多大,只是李诵常困宫中,就显得幼稚了些,比较局限。

当然,他不去也有人随时盯着的,每日三报。必竟是当朝太子。

……

朔方方面的事情对于张军来说已经告一段落,大军正在回返。

虽然押送着两万多的俘虏,带着一万多的党项羌部落兵,中间还要至少打两仗,但已经大局已定,不需要他太多关注了。

他现在要着重处理的是山南西道与剑南两川的事务。

孟保和孙福达,赵贵先三人各率一部,分别沿陈仓褒斜傥骆三条古道入蜀,沿途查验征驿,召集地方修缮沿途。

这会儿赵贵先部已先一步抵达兴元府接管,正准备召集地方差府沿褒谷口反向修整栈道,以加快孟保部的速度。

孟保率部沿斜谷口入山,沿途需要勘察检测修整拓宽栈道,所以行进速度是三路当中最慢的一个,这会儿才走了一半多点。

另一路,孙福达部走陈仓故道。

其实这会儿叫陈仓故道已经不太合适了。

唐代,傥骆道主要为官贵使用,沿途都是国家兴建的驿馆旅舍,而褒斜道多用于军事,安史后一度失修。

陈仓道就成为了民间商贾,半官方机构的不二选择。这条路虽然有点绕远,但相对比褒斜傥骆两道更平坦,也更易行。

整个隋唐两朝对陈仓故道有多次修整,路径也发生了多次调整,就是更近,更平,更易车马。

不过,在762年,吐蕃陷成州州治,在凤州,兴州与成州之间和大唐犬齿交错,这一片儿方圆六十里的地带就成了敏感区。

好在这里大山连绵,水路迭迭,限制了人的脚步,也限制了吐蕃的东进。

孙福达此行的目的就是标记沿途,修缮道路,搞清楚吐蕃占领区的实际情况,沟通凤州与兴州,看看有没有过大军的可能性。

这条路沿线国家级驿馆不多,都是州府和民间兴建的旅馆和旅舍,还有大车店之类,难免混入一些吐蕃细作。

成州暂时还不能动,这地方之所以敏感,是它后面就是文武宕岷秦五州,属于吐蕃东北邦下部战区的重要防区。

这里加一句,邦,是吐蕃对占领区的行政规划,印度和孟加拉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邦’制便由此而来。

当年都是吐蕃的属国,占领区。

如果要打成州,就得大军一股作气的突破,直取积石山,拿下整个吐谷浑地区,把吐蕃重新封印在积石山以西。

现在条件不成熟。而且文州南边和成都府之间是龙州(平武县),是氐羌羁糜州,也是个极大的变数所在。

也就是历史上的仇池国,国君号大秦王。

所以现在这一片就是要保持这种态势不激化,加固大散,剑门两关,强化凤州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