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潜者(2/2)

体内部时,而体表也包裹在液体中,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人类就可以硬抗超过80~120的加速度。

虽然现阶段的运载火箭,加速度还没有超过10,但是采用20高能燃料的大中华,其运载火箭的加速度,一直处于比较高的范围,在大气层上升阶段中,平均加速度造成的负荷,在4~8之间,平均值是6.34。

这对于需要频繁进入外太空的宇航员而言,会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

而身体改造后,通过抗荷模式,宇航员基本不会感受到太严重的负荷,哪怕是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健康普通人,也可以安全进入外太空。

这对于开拓外太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毕竟中华航天局中,目前专业的宇航员,一共有1369人;预备航天员,大约在5000~6000人左右。

非专业的宇航员,即科研人员之类,目前只有372人。

毕竟,就算是科研人员要上外太空,运载火箭的加速度,可是众生平等的。

因此可以上外太空的科研人员,都年轻力壮的,也是航天局最宝贵的人才。

不解决加速度的负荷问题,人类就很难大规模进军外太空,这会人工重力技术一样,也是门槛之一。

陆学东看完深潜者机甲的各项系统,满意的点了点头:“非常不错,目前制造了多少台?”

“第一批制造了50台,这些深潜者会在一个月内,运输到天宫空间站、月球基地,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后,如果没有大问题,就会进入量产。”商青松笑着解释道。

“好,你们继续改进。”陆学东又提了一些小意见,比如防溺水、备用电源、备用系统之类。

虽然初代深潜者比较笨重,但这是大中华迅速进军外太空的基本保障之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