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20日比赛(4/6)

但悬念不少。

所有的悬念都将会在今晚的男子200米决赛上揭晓——

……

燕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室内检录区。

就在看台上林幕等人讨论的时候,检录区热身跑道上运动员们已经结束了热身动作。

“余指导,袁教练,陈教练……”

活动着手腕,杨祖耀缓步走到了余伟立三人身边,打了个招呼。

离比赛开始已经不到半小时,他和朱昆需要进入准备区等待比赛开始了。

余伟立看了看杨祖耀和朱昆,又和身边两位教练对视一眼,接着笑着摆了摆手。

他来可不是比赛前给运动员讲话的,杨祖耀他们也不需要有人在赛前给他们讲什么。

“那,我们就进去了!”

杨祖耀笑着点点头,挥手和几位教练告了别,同时而行的朱昆,也是点点头,接着向准备区内走去。

“余指导,你来都来了,就不说两句?”

袁国华看着目不转睛盯着杨祖耀两人背影的余指导,笑着问道。

他带工作人员和理疗师来是给运动员赛前热身做辅助的,包括陈国斌也是。

但余伟立是临时起意要亲临检录区看看运动员的,这一待就待到最后,余伟立的心情看起来有些起伏啊。

“余指导,陈教练,咱们回吧?”

没等来回话,袁国华也不介意,开口道。

“嗯,回吧!”

余伟立终于开口,手一挥,接着转身而去。

“老袁,小陈,以后要看你们的了!”

脚步似乎轻快了几分,走在路上的余伟立声音淡然的很,仿佛某些心事彻底放下了。

“余指导,可不到我们!”

袁国华先是笑着摇摇头,接着道:“我和陈教练都是在冯总、您和林指导的带领下干呢。出了成绩算我们一份,可全看我们?我们可没那么大能量!”

陈国斌也连忙附和道,“是啊,几位指导在,安排工作我们执行。全看我们可撑不起!”

“都别谦虚,我和冯指导起的作用不多,要说重要的话,林幕那小子倒是。不过,你们几个也都是配合的很好,这些年大家都很努力。能有现在这份成绩,来的不容易,总算能对得起各方面的期待。以后啊,还是要继续加把劲,发展的更好才是!”

余伟立摇摇头,除了林幕的思想和努力,这么多现在还能在国家队处在核心的教练,都是积极努力的。

每一次的变革,包括技术和思想变革,必然是伴随着人员的新老交替。这不以年龄为基准,一切看的都只是意识和水平,是不是能适应整个发展变革的需要,跟不跟的上发展的步伐而定。

像袁国华和刘仁、孟少强这几位依然能在,还有如陈国斌、刘通等人的补进,甚至还包括沈保和杨祖耀的进一步转变。

荣誉、成绩有了些底蕴,还有一批勇于开拓进取的教练,这着实让余伟立十分欣慰。

“老了,今年底就彻底退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余伟立有些唏嘘,感叹道:“16岁开始练跑步,18岁进的川省队,31岁退役做教练,这一晃就40多年了。”

“也算没什么遗憾了吧?”

袁国华听着话,也是有些唏嘘般的回忆。

说起来他比余伟立稍不幸些,他刚刚接触短跑正式练时,国家正处于意识形态转变的动荡时期,等社会稳定他正式出成绩的时候已经22岁了。

虽然说是华夏电记时代的第一个国家记录创造者,看起来运动经历也有高光之处,但其实挺遗憾。他错过了最容易涨成绩的黄金时期。当然,那个时代的技术和训练理念也很落后。大家都遗憾。

不过,因为比余伟立小10岁,他也比余伟立幸运。在教练职业中,他的意识转变跟上了发展脚步,在国家田径短跑项目的发展变革中站住了脚跟。而且,未来他还有10年时间,能继续努力和见证。

他相信,有一天盖棺定论时,在余伟立、冯勇、林幕的名字之后,华夏的短跑发展历史中,必然有他袁国华的名字列于其上。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他相信,闭眼的那一天,他的短跑一生不会再有多少遗憾。

陈国斌若有所思,他倒是没有余伟立和袁国华那么多的感触。他的运动员生涯没什么出彩的。曾经还因为这个对林幕有些嫉妒。

不过他多少还是能明白一些两人心中的感慨,老一辈的人,曾经他的师父,都有过这样那样的遗憾。说起来像他和刘通这样的才是最幸运的。

他当运动员没站过领奖台,但新政策的出台,他作为朱昆的主管教练,跟着朱昆登上了全运会的领奖台。曾经是他心中的遗憾,彻底补上了。

有遗憾,但还有补上遗憾的机会,何其幸运。

想到这里,陈国斌的脑海里不由的就浮现了出了那道身影。

04年奥运会之后,舆论评论方面曾经给林指导定了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