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粮食是国家基础(2/2)

无数的士子先去迎接张居正,一扫张居正走时候的霉气。

皇宫大内,西苑,试验田。

试验田,朱翊钧准备用来种地。

种的是什么?

种子。

朱翊钧通过系统定制了一批种子,其中包括土豆、番薯、玉米等等高产农作物。

当然了,还有杂交水稻。

大明现在也种水稻,可大明水稻的产量是真的低,精耕细作之下也不行。

换成后世袁老的杂交水稻,朱翊钧相信大明的粮食肯定能够丰产。

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朱翊钧永远相信这一点。

任何改革都要建立在让百姓吃饱饭的基础之上。

张居正想要去改革,让他去。自己要做的事情是让老百姓吃饱饭。

在朱翊钧设想的道路当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国有农场。

国有农场的土地,不是有各地藩王吗?他们在各地兼并了那么多土地,不用他们的土地来做农场,实在是有些可惜。

藩王反对?

没有什么用,反对无效。回头想办法把他们手里的地拿过来,做大明的国有农场,分布在全国各地。

直接可以在当地农场旁边建一个长平仓,省时省力。

国家手里有了粮食,才能更好调控粮价,才能更好配合张居正的改革。

在改革这件事情上,朱翊钧没想自己冲锋陷阵,主角就是张居正。自己的主要作用是在旁边做辅助和修正。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