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希望与思考(四千字章节)(1/3)

送到陆禹身边学习的工人虽多,却不是谁都有能力学到出师的水准。

前前后后来学习的达到了上百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陆禹出师标准的也就十人。

当然,他的出师标准不算很高,只要能够做到在使用操作手册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工艺的操作就算是出师。

但这已经让陆禹很满意了,毕竟这些工人中,大部分曾经都是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文盲。

比这些人稍好一点的是从各地接过来的家属中,那些受过一些教育的人,但他们也缺乏工业的经验。

底子最好的应该是那些原本就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有的是船上的技师,有的本身是维修工人。

不过相当于出师的十人中,竟然有三人是没有一点底子、缺少教育的工人,那些原本并不从事制造业的家属中也有四人出师。

反倒是原本做技术工作的几人并没有全部出师,倒是有些出乎陆禹意料。

出师的人是在有一定天赋的基础上,还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

不过即使是没有达到出师标准的人,也并非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也付出了同样的努力。

其中很多人都学得了一技之长,即使不能如最优秀的十人那般博采众长,也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其他大多数人即使没有这么优秀,这段时间的学习后,也开始能够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可以作为先进者的辅助人员或者学徒继续工作学习。

火箭弹的制作暂时便交给了这些学成工人组成的流水线制作,此外还有一些轻武器、爆炸武器。

虽然相比于陆禹亲手制作,效率几乎下降了数十倍,现在一天的时间里最多能够制造几枚火箭弹。

但现在方舟已经装备了两百多枚火箭弹,有了一定的依仗,只要能通过生产让这些人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就好。

陆禹临时建造出来的浮岛有两百多平,上头浓缩了一条条微型流水线,工人们在上头紧张忙碌着,从远处看去,倒是有些像曾经海上的那些石油开采平台。

除了给浮岛作坊供给各种所需的材料,陆禹现在便将注意力放在了为方舟提升机动能力上。

原本方舟的外形跟方案都是经过缜密的计算跟实验的,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效果来看,方舟都利用了尽可能少的资源达到了足够抵抗末日冲击的结构和海上的适航性。

现在陆禹正在拆解的方舟残骸就可见一斑,在没有使用足够强度的材料建造的情况下,这艘方舟依然扛住了地质大灾变和滔天洪水,不过还是不幸地被袭击。

要改进动力系统,最好的方式本来应该是在方舟内部进行改造,但是在海上航行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相应的施工。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方舟之外挂载动力单元来提升方舟的动力系统。

从《移动载具(普通型)建造大全一百篇》中,陆禹学会了许多种用于载具的模块化单元,能够用在方舟上的动力模块单元便有至少六种。

现在陆禹造的东西,可谓是越来越精密。

他有意识地规避纯手工打造,虽然对于他来说纯手工敲敲打打反而进展更快。

但经过这段时间后,自己的方舟就像自己为文明保留的火种,陆禹希望将方舟上的人们安顿下来后,能够给他们留下更多的安身立命的技术。

为了制造单元模块,陆禹先亲手建造了更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方便今后这些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使用。

虽然遥想以后,自己离开副本后也许大家根本无力维修机床,但能在初期为他们争取更多的优势,似乎已经成了陆禹心中的责任。

得益于高性能材料的特性,这种材料的施工对于建造者来说极其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直是构成建造者开挂基础的优秀材料。

各种单元模块可以比较方便地采用各种形式和方舟主体进行连接施工,并且许多高性能材料能够轻易实现的结构形态,对于常规的材料和工艺可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在建造动力单元之前,陆禹根据各项参数性能进行了严密的计算和论证,最终决定建造两个性能达到方舟已有动力机组近两倍的动力单元。

利用现有的资源,陆禹准备建造两个排水量在八百吨左右的船体容纳两个全新的动力单元。

然后将船体和现在的方舟连接成为三体船的形式,在提升整体动力性能的同时,拓展船体的空间和载重量。

为了让升级后的方舟船体更加的稳当,陆禹还临时制作了流水模型进行模拟。

其实他还想建造一个完备的风洞来吹一吹模型的流体动力学性能,但想法越多落实的时间也就需要越多,终究还是要与时间妥协,谁知道方舟什么时候会遇上敌人或者需要改变行动路线?

方舟残骸一天天地在减少,其中的一部分已经被陆禹改造成了海上浮动的造船台,而全新的单元船体逐渐成型。

为了节约时间,再三确定了安全后,方舟调整航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