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9章 鼻咽癌母子(1/2)

“地震了,地震了,地震了……”

“妈,没有地震。”

“胡说,就是地震了。”

“妈,没有,要是地震了,人家还不都跑了?”

“没地震怎么电梯乱动,墙摇晃呀?”

“电梯没动,墙也没摇晃,是您没站稳。”

“……”

“……”

“地震了,地震了,地震了……”

“妈,没有地震。”

“胡说,就是地震了。”

“妈,没有,要是地震了,人家还不都跑了?”

“没地震怎么电梯乱动,墙摇晃呀?”

“电梯没动,墙也没摇晃,是您没站稳。”

“……”

“……”

刚走了一个喜欢车轱辘式问话的曾老太太,又进来一对车轱辘式对话的母子。

李博默默进机房去准备鼻咽癌的摆位。

沃琳心里好笑,边登记这对母子的名字,边对小伙子道:“郑冬冬,你妈唠叨,就由着她唠叨呗,你老驳她干嘛?”

不用报名字,沃琳也知道这对母子姓甚名谁,因为母子两人几乎每天都是这些车轱辘话,放疗科的人想印象不深刻都难。

这对母子都得了鼻咽癌,母亲的癌细胞已侵犯颅内,因肿瘤压迫神经而出现幻觉,做放疗只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属于姑息治疗。

郑冬冬苦笑:“姐姐,我也不想驳我妈呀,可我妈说了话要是我没有接,她就发脾气,我也不知要接什么,就这样说咯,反正我驳不驳,她还是说这个。”

他母亲因头痛头晕住院,查出患有鼻咽癌时,医生建议他也拍个ct片,当时的他有些抗拒,最终还是照医生的话做了。

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现象,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史。

现在的郑冬冬庆幸听了医生的话,他的鼻咽癌是早期,放疗方案是根治性放疗。

才二十出头的大男孩,每天要上班,要照顾住院的母亲,自己也要做放疗,让人心疼。

登记好名字,沃琳先叫了母亲:“刘碧玉,进去做治疗。”

然后,沃琳在操作台设置刘碧玉的照射条件。

按往常的习惯,郑冬冬都是先让他母亲做治疗,等母亲治疗完成,他将母亲在大厅的长椅上安置好后,才自己进去做治疗。

今天郑冬冬却没有如往常那样扶母亲进去,而是一脸犹豫。

沃琳问他:“你有事?”

郑冬冬腼腆中带有紧张:“姐姐,你可不可以给我妈摆位呀,我在门口碰到一个奶奶,那个奶奶说可以提出要求,让女医生给女病人摆位。”

沃琳点头:“当然可以。”

不用问,这个奶奶肯定是曾老太太了。

“嘿嘿,谢谢姐姐。”郑冬冬有些不好意思。

沃琳被郑冬冬憨憨的神情逗乐,笑着道:“那咱们进去吧。”

z医院放疗科目前的技术是常规二维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照射的范围包括鼻咽原发灶、邻近可能扩展和浸润的区域、鼻咽淋巴引流区域,鼻咽周围有重要器官脑干、脊髓和晶体等要保护,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李博已经把鼻咽癌用的保护重要组织器官的相应铅挡块,在机架托盘上放好,沃琳进机房向李博说明情况,李博觉得有些意外。

通常有特别要求技师性别的病人,是因为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需要掀起衣服或者褪下裤子露出受照射部位皮肤,觉得在异性面前难为情。

鼻咽癌受照射的是头颈部,头颈部一般没有衣服遮盖,尤其现在正是炎热的夏天,病人如果穿的衣服领子比较低,做放疗时不用动衣服就能将全部需要受照射部位暴露在射野下。

不过李博向来话少,郑冬冬这也不是无理要求,李博便没说什么,出机房去了。

看沃琳举着手摆弄托盘上的铅挡块吃力,郑冬冬连连道歉:“姐姐,让您受累了。”

“没事,累不着我。”沃琳笑,不想让这个礼貌又单纯的男孩有心理负担。

前天她修了一天机器,这两天不举胳膊倒没觉得怎么样,这一举胳膊,才觉得胳膊酸痛。

给刘碧玉摆好位,沃琳和郑冬冬一起出机房。

防护门从身后关住,沃琳问郑冬冬:“你上回去问彭主任关于皮肤药水的事,怎么样?”

因郑冬冬得的是鼻咽癌,标注照射范围的紫红色药水线就画在脸上和脖子上,郑冬冬所经过的地方,回头率不是一般的高,上班时同事也以异样的眼光偷瞄他,有同事甚至借故跑到他跟前盯着他的脸看,郑冬冬心里不好受,问过沃琳有没有看不见的药水。

沃琳刚刚入放疗的门,对于放疗辅助产品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就让郑冬冬去问彭主任。

想起昨天在菜市场遭遇的令人难受的一幕,再看眼前可爱男孩的脸,沃琳心里不是滋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