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叫它打仗前的准备章吧4K(3/4)

ms;一位大将困倒在公司,而顾青却还在自己的卧室奋笔疾书。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草稿纸都不知不觉用去了十几页。

传承玉碟解锁的帝国基础科学侧知识,虽然是基础,但那是建立在庞大帝国的科研实力之上的基础。

以他此时的学习能力,仍旧需要不停学习,才能掌握一些粗浅的知识。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脑海中就像是有一个博学的大师,在无时无刻的教授知识,但这知识需要学生去用功学习,不然就是天书,根本让人无从下手。

当然,退一万步来说,顾青如果真的是懒虫,情商智商都不在线的话,直接开始默写出来,然后上交,那也能混个衣食无忧的生活。

那肯定是被伺候的衣食无忧,不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少也是被严格保密监管,有医疗队伍二十四小时待命的国宝待遇。

可那种生活,不是他想过的。

没有自由,所有的一切交于他人,就连自己的小命都掌握不了,那还穿越干嘛?

而如今,随着与数大夏企的合作,大夏国际航空航天展幕后众多大佬的肯定,还有那些河蟹机密会议上达成的合作,他现在是干劲十足。

只是这种干劲,它解决不了学习上的烦恼啊!

“唉,踏马的这么多标准弄出来干嘛啊,你们有的落实有的不落实,弄出来就图一个好看?”

苦恼中的顾青那是疯狂吐槽。

大夏的发展很快,很多行业是从草莽起家,然后与国际接轨,内外两套标准,但同时每个大企业厂房和设备又有自己的小标准,就像是一环套一环。

说起来有汉语,有英语甚至有法语,表达的意思也有细微差别。

可科研与高精尖制造产业,一个细微差别都会造成重大后果。

而九州科技使用的标准是顾青学习次元帝国知识后进行本地化的标准,它不和其他公司的所有标准一样,但是为了让这些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好理解,有些时候还要用他们熟知的标准去套。

就像十八英寸晶圆,那纯粹就是为了符合行业而提的粗略概念,十八英寸又可以转换为45.72厘米,而一英寸又约定于0.762寸。

所以随着研发学习的深入,顾青越发佩服始皇帝的才略和胸襟,统一度量衡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是有太多的艰难险阻。

有时候用脑过度甚至会有短暂的眩晕感,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态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巅峰状态了,居然还会用脑过度。

“如果不统一所有标准,那么产业升级就只是升级了一半,但要统一所有标准,技术人员和设备就势必迎来新一轮的换血淘汰,虽然很无情,但其中牵扯到的事情太多,根本无法一力推行。

所以只能折中,两套标准并行,然后等下次碳基芯片进行全行业革新才能做到吧。”

至于其他行业,顾青现在已经打消了将这些行业也普及标准的想法了。

随着了解的深入,以及和各方大佬的交流,年轻的顾天才现在根本不愿意在能源这些行业搞幺蛾子了,实在是利益太大。

谁能想到大夏的科研领域已经达到了另一个思维领域呢?

而且在碳中和这个概念还没兴起的时候,便在十几年前早早落子新能源,用夏元和美债大笔投资,这份魄力和远见让他不敢随便乱莽。

顾青现在想的是以半导体为核心产业,材料和智能作为两大支柱,等明年产能提升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再徐徐图之能源、环保。

当然,他还记得农业,不过农业需要消耗不小的资源,所以他在等一个机会。

以堂皇大势,入局农业项目,让地方真正尽心尽力的配合。

振兴乡村不是靠旅游和农家乐,靠的是当地物产以及养殖产业这些硬实力振兴的。

 :写崔凯,是想表达未来九州科技的高层,不会全是“精英”

  写董琦,是想表达现在的精英应该做什么。

  而后面写能源,其实有蛮多资料的,但是一写又是大章节会水。

  有一个情节需要用到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