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2)

左丞相胡安松有意无意的踱到太尉卫擎苍面前,抬眸望了一眼寝宫的方向,拱手问:“如今皇上伤势不明,群臣难安,太尉可有见教”

太尉卫擎苍白发苍苍,清瘦矍铄,是皇上倚重的大臣,掌管军事重权,门人故吏遍于朝野,可是在这最要紧的关头,竟未被招进寝宫,而是和所有大臣一样,只能在殿外守侯,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安的迹象。胡安松不相信对于这种变化卫擎苍会丝毫没有察觉,他私下猜度以卫擎苍的势力必有自己的渠道了解时态发展。他甚至隐隐察觉,卫擎苍和自己说不定是一个阵营,哪怕不是一个阵营,也绝对属于中立,这也是他敢于开口去问的原因之一。

然而卫擎苍对于他的询问没有丝毫地动容,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回答:“丞相常随皇上,有何见教”

这是一个微妙的反击,如同太极四两拨千斤,轻飘飘的把以问答问。丞相执掌政事,是左右亲信,然而此时也在殿外等候,这比主管军事的大臣在危机时离开国君更为异常。胡安松请教,显然是受不了内心紧张的折磨,更是一种试探。卫擎苍淡淡的反诘,却分明表示出一种言外之意,不用试探,这种时刻即便是有确定的把握也不会,更不敢露出丝毫痕迹。这使胡安松感到尴尬,只好拱手笑道:“胡某才疏学浅,何敢言教”

大臣们正在紧张焦躁,都想听谁说点儿什么,哪怕不能解惑,也多少能缓解一下气氛。见太尉卫擎苍和左丞相胡安松两位枢要大臣对话,便纷纷聚来,却又无从问起。毕竟,像“国君伤势如何”“储君会是哪一位”这样的问题绝然不能问,因为那意味着问话者有二心。所以大臣们虽然围拢了过来,却都只是是默默的等在一边而已。

卫擎苍微蹙眉头,毕竟历经两代君王,经过了帝位更替的过渡,比在场众人多了些经历,哪里猜不到众人心中的打算,他向围过来的大臣们拱拱手,高声道:“上天佑护天昱,皇上定然无恙,我等只需安心等待即可”

真是高明老到。既避开了忌讳,又让人无从问起。一时间,众人皆是随声附和,不外乎“皇天护佑”“皇上吉人天相”之言

“洛熙公主驾到”

正在熙熙攘攘,殿外,忽然响起内侍的声音,陡然间一片寂静,有整齐的脚步声在外响起,大批的侍卫沿着泰和殿的远门鱼贯而入,瞬间挤满庭院,尹正轩面色冷静,紧紧的护卫在洛熙公主的身侧。在场皆是国之重臣,此刻,她携侍卫前来,其中意味让人可想而知。

她站在庭院当中,穿着一身深紫色华服,脖颈挺直,面色肃然,抬头扫视着大殿只是一句:“皇兄重病,你等不在近前侍奉,都站在院里所为何事”

举殿默然,大臣们的粗重喘息声清晰可闻,我眉心微蹙,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即便尹正轩是京畿护卫统领,然则,在这种时候,带兵前来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然而,在这种情势不明的时刻,任谁都不敢出声,更何况,众人对内殿的情形都有疑惑,此刻,正希望有人能进来打破僵局。

“姑母”凌灏辰当先迎了过来,“父皇重病,吴运铎却传父皇旨意,让我等在殿外等候,里面情势不明,侄儿忧心忡忡,正不知如何处置,幸而姑母来了”

“荒唐”洛熙公主轻飘飘扫视一眼,厉声道:“此刻皇兄病重,怎么可能不传恩旨,你这做儿子的,又岂能不在身边照顾”她握住凌灏辰的手,道:“快随姑母进殿伺候”

原本众人还看不出究竟,此刻,却皆是了悟,洛熙公主此举定是为凌灏辰撑腰来了。尹正轩乃是京畿护卫统领,手下兵卒五万余人,若是皇上真有不测,她强势推凌灏辰登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举殿死一般的沉寂天空阴暗,看起来厚重且压抑,有飞鸟掠过高高的泰和殿,发出刺耳的鸣叫。一些品阶低一点的官员惶惑四顾,而几位重臣则是脸色铁青,然而,一时间谁也没有开口。

“公主殿下”胡安松霍然出列,一脸笑意高声道,“皇上既有旨意,为今之计,还是在殿外相候妥当,若是惊扰了陛下”

“岂有此理”洛熙公主凤目一挑,怒斥一声,“皇兄如今情形不明,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为皇上分忧,却在这里蹉跎时光,居心何在”

“殿下此言差矣”随着一声苍老的驳斥,卫擎仓对着内殿的方向昂昂然一拱手,“为人臣者必遵王命莫说皇上有旨意,即便没有也要请旨而行,岂可贸然进殿”

“太尉此言差矣”洛熙公主冷冷一笑,咄咄逼人“若是皇兄此刻危急,被小人假传旨意,此中干系太尉可担得起”

的确,里面已有半天没有丝毫动静,什么情况任谁也不知晓,万一里面有人假传圣旨,事关重大,谁又担的起责任。一时间举殿大臣哄嗡一声议论蜂起

洛熙公主见卫擎仓无言以对,冷冷一笑,衣襟飘飘地就要踏进殿门。

正在这哄哄嗡嗡的时刻,门外再次响起了踢踏的脚步声,一队铁甲武士踏着整齐沉重的步伐开到泰和殿外,铿锵列队,守在门外庭院。盔甲鲜明,长矛闪亮,带队将军竟是凌灏千

他憔悴了许多,脸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