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代号.....海棠(中)(3/6)

很多环节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因此在硝酸铀注入完毕后,他们立刻开始了实验。

轰轰轰——

随着电力的接入。

生产线迅速开始运作了起来。

后世在提及第一颗原子弹的浓缩铀提炼的时候,经常会配上一些诸如工作人员拿着大勺子去舀液体的黑白图像,以此来体现当时恶劣的条件。

但实际上。

这些照片有很多都是当初全民寻铀矿时候的影像,属于真正的农村级提纯。

实际上的气体交换器怎么说呢.....

有点类似后世的水塔,黑黑粗粗长长硬硬的。

它的入口在设备最上方,自上而下有磁定心机构,旋转容器,立式止推轴承等等。

其余的一些设备也是类似的情况。

也就是画风可能比较原始,但远远没有那么‘纯手工’。

很快。

硝酸铀先与第一台类似搅拌机的设备中的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重铀酸铵。

紧接着。

另一位操作员开始加入氢气,通过还原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物质:

二氧化铀。

也就是俗话说的黄饼。

与此同时。

杨承宗身边的一位女员工看了眼示数表,迅速报出了一个数字:

“报告,黄饼浓缩度已达25%!”

杨承宗点点头,做出了下一步指示:

“很好,引入氢氟酸吧。”

“是!”

小半分钟后。

二氧化铀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了四氟化铀,四氟化铀则又与氟进行氧化反应。

最终产生了......

超高纯度的六氟化铀气体。

也就是......

铀浓缩的核心材料。

之所以选用六氟化铀作为铀浓缩的材料,主要是因为氟这玩意儿很有意思。

氟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核素,也就是19,丰度接近100%。

它的同位素18只有约100分钟半衰期,因此各种六氟化铀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异,可以完全归咎于各种铀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差异。

同时更有意思的是六氟化铀的三相点是64°,气压比大气压略高,容易气化。

因此不管是离心机还是气体扩散法都喜欢用它。

接着很快。

六氟化铀气体从气体交换器上端进入了内腔,并联的离心机以一种说出来这本书就会404的转速开始转动。

含较多235的六氟化铀气体比较轻,因此它们会被更快的压过薄膜,从而达到“浓缩”的程度。

而到了这一步。

就是乙类多孔扩散分离膜开始展现自身存在的时刻了。

见此情形。

杨承宗与钱皋韵同时将目光转移到了屋内的一块显示屏上。

这也是屋内....或者说504厂拥有的唯一一块15英寸以上的数显屏。

按照正常情况。

此时数显屏应该会显示出一个最低41.4%、最高52.6%的铀235丰度...也就是纯度。

一般情况下。

民用核电站燃料使用的浓缩铀丰度是3%-5%,武器级则要在80%以上,可实用核弹的丰度普遍都要超过90%。

虽然这次杨承宗他们投入很高,但再怎么样也终究是模拟,不可能把所有离心机allin进去。

因此根据项目组事先的计算,铀235丰度区间应该就在41.4%-52.6%之间。

霎时间。

屋内所有人的目光同时都锁定了显示屏。

偌大的厂房之内,只有一众设备在嗡嗡作响。

铀235的提炼确实非常困难,不过今天的整个过程,毕竟是从硝酸铀这个关键开始的。

所以理论上过程不管怎么困难,显像屏应该多少都会有些数值变化。

然而五分钟过去了,显像屏上的丰度依旧是......

0.95%。

看到这个数字。

钱皋韵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过考虑王介福和杨承宗为今天的实验投入了很大的心力,加之五分钟的时间也确实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因此钱皋韵还是继续等了下去。

八分钟.....

十二分钟.....

十五分钟.....

当时间来到二十分钟的时候,丰度数值赫然是.....

1.01%。

“......”

现场从十分钟前便只剩下了众人的喘息声,待到此刻,厂房内更是已然如同太平间般寂静无声。

紧接着过了片刻。

钱皋韵的耳边忽然毫无征兆的响起了杨承宗的大喝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