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策略辽东,狭路相逢(3/3)

军当中,经由各将领劝说,复原指挥构架,很快拉起了十万大军。

比俞大猷他们预料当中的,还要多两万。

没法。

大明当兵的军户多,哪怕不是军户,投军也有许多是时代相传,当年土木堡兵变,为了将那批发动过兵变的将士一直绑定在船上。

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基本上都有在宣大从军。 如此延续百年。

军中有三四万,都是那些人的后代,因为历史原因,这批人就是宣大将领的死忠,不论换了多少将领,只要那些将领想捞银子,就必须得用他们。

有这么一批死忠做基础,能拉起十万大军,也就不难了。

毕竟大多数人只是从众而已。

来到这苦寒之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家主将还是故意投叛的,连个牵头哗变的都没有,不参军难道做奴隶吗?

至于转过头来杀自己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仅仅花费了一天时间,叛军就整理好了兵马,宣大两路兵马,分别以宣府总兵赵卿和大同总兵郄永为首。

两人当即请示王杲,建议羊攻辽东,实攻朝鲜。

这的确是最好的策略,王杲自无不同意,或者说,在叛军到来之前,他们早就预谋商量好了该如何打。

毕竟建州的发展方向就那么几个。

然而王杲答应以后,却觉得不对,他心里中有些不安稳,便占卜了一卦,卦象大凶,王杲虽然年幼,但极为聪慧,擅长占卜,会趋吉避凶。

占卜得到凶卦,王杲不理会两个总兵的劝说,自顾自的寻找着危机的存在。

忽然,他惊出一身冷汗。

随后看着地图,许久之后,咧嘴出一抹狞笑,说道:“战略不变,羊攻辽东,实攻朝鲜,但,我建州本部不动,多依赖两位将军了。”

如此顿时两赵卿和郄永感到不快。

你王杲要保存实力,大可私下做,如此说出来,是不是太为难人了些?

“两位将军多虑了,我让建州本部按兵不动,是要打一场最硬的仗,如若我猜的没错,此战俞大猷将亲率一支奇兵捣毁赫图阿拉,屠我建州本部。”

“然后东西合围,将我等困死在半岛上。”

“为了不让俞大猷达成目的,也为了报当年犁庭扫穴的血海深仇。”

“我要与俞大猷决一死战。”

奇兵绕后?

赵卿和郄永一想,也察觉到了这份凶险,不论俞大猷有没有这么做,留一手防备总是没错的,他们不管王杲有没有基本盘,他们考量的是战略问题。

一旦赫图阿拉被捣毁,他们被封锁在半岛。

想出去就难了。

不管怎么说,已经上了贼船,两人可不想王杲战败,便问道:“此战凶险,仅凭大帅本部,恐怕不足以应对,我等愿挑选宣大精锐,为大帅助阵。”

赵卿和郄永有意相帮,王杲却不接受。

俞大猷骑兵必然数量不多,至多三五千人,我有赫图阿拉可守,野战两倍于他,必然要报掉父亲的血海深仇。

赵卿还待再劝:“可是俞大猷统兵非同常人,犁庭扫穴的战绩和戍守边关九年的战绩不提,当年他随张执象进京,带着一支江湖义士组成的骑兵,以三千破两万,绝对不可小觑。”

“他骑兵远道而来,还望大帅不要与他野战。”

“赫图阿拉城池不高,但俞大猷没有后勤,骑兵根本无法攻城,还望大帅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

王杲冷冷看了他一眼,虽然接受了提议,但态度并不好,只说道:“啊,我知道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