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村里这钱我出了(1/4)

对于自己的这种双标,苏安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人渣!

苏安记得很清楚,曾经在老家县城上中专的时候,看过金老爷子的《鹿鼎记》全本。

在书中,韦小宝韦爵爷把偏爱演绎的淋漓尽致。

与电视剧表现的不同,书里面至始至终韦小宝最爱的就是双儿。

每一次发生危险时,韦小宝想要逃跑的时候,只关心自己的双儿是否安全?

至于其他的几个老婆,是死是活并不重要。

当大老婆跟小老婆被抓去神龙岛的时候,韦小宝根本不愿意用《四十二章经》去换人。

可是当双儿姑娘被胖头陀逮住的时候,韦小宝毫不犹豫的丢出了自己的《四十二章经》。

在电视剧中,这种偏爱甚至让观众察觉不到。

可是在书里面的字里行间,每一名读者都能感受到韦小宝是多么的无耻。

《三国演义》刘皇叔经常丢下老婆就跑。

而在《鹿鼎记》中,韦小宝要比刘皇叔无耻数十倍。

无论是建宁公主,还是沐郡主,又或者戏份很大的阿珂姑娘。

那也不过是说抛就抛,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对于这两本文学著作中的主角品行,苏安认为自己跟他们还是有所区别。

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危险,例如火灾,车祸...

苏安一定会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平安的脱身。

看着站在路边远远等候着自己的陈文洁,苏安长长的出口气后,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

上辈子没有得到的东西,显然这辈子一定会达成所愿。

“走一步看一步吧!”苏安自言自语的这句话,显然是为自己的人渣品行找了个台阶。

有些事需要走一步向前看看,才会知道答案吗?

明明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又何必再向前走一步呢?

很快,苏安独自来到了小卖部。

由于小卖部在村口的位置,再加上这里有一个麦场。

此时的小卖部门口,聚集了很多人。

仅仅是打扑克的人,就占了两张桌子。

还有一群老爷们围在一起下象棋。

此时,有人看到走过来的年轻人居然是苏安。

于是赶紧出声说道:“苏安回来啦?听说在京城挣大钱了是吗?”

对于村里面的乡亲们来说,这年头外出务工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

甚至在前年,村里面都有人根据县电视台的招工广告,出国打过两年长工。

村民的出国打工之旅,让村子里整整议论了好几年。

尤其是这家人家的男人回来之后,立马就从土坯房变成了两层小洋楼。

甚至直接从叮叮当当的破自行车,跳过了125的摩托车,一步到位上了一辆桑塔纳。

从这户人家之后,虽说村里再也没有所谓的出国务工。

可是,倚仗着离京城地理位置足够近。

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外出务工,不再执着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儿。

而苏安的老爸,也正是这个时候去了京城,干上了搬家公司的工作。

外出务工潮出现之后,每次过年时,每当人们聚集在村口闲聊时。

大家总会问到一个问题:“今年在外面发大财了吗?”

虽然村民们都清楚,大家都是外出务工的工人,根本不会有所谓的发大财这样的机会。

每年年底能够按时拿到一整年的工资,对于外出务工的村民们来说,这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且对大家来说,外出务工两个月的收入,顶得上在家里种一整年的地。

只不过,这种询问多了之后,慢慢的就形成了口头禅一样的问候语。

例如,见到人之后总会问上一句:“你吃了吗?”

可今天这句话的含义明显有别于以往,因为村子里面都已经传遍。

苏家出了一位‘文化人’。

这位文化人能够卖自己写的歌词,能够卖自己做的曲谱。

而且在村子里广为流传的版本,最少也是100万起步。

甚至夸张一点的版本,直接跳到了五六百万。

虽然这样的传言,被添油加醋的有些猛。

可是核心的内容,大家还是能够清楚的感知到,苏家的孩子发大财了。

如今,传言中挣大钱的那个人就在自己眼前。

这个时候可要好好的问上一问。

无论是满足这段时间的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