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郭嘉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2/3)


他主要询问的对象也是周不疑蔡笃和邓艾三人。

邓艾期期艾艾地起身拱手说道:“夏......夏侯惇缺粮,想必是准备撤离了。郭.....郭嘉下来战书,大抵是为了掩护夏侯惇撤退。”

“嗯。”

沉晨点点头,鼓励道:“士载这口吃的毛病已经好了许多,再坚持一下,将来就能正常说话了。”

“谢.....谢师君。”

邓艾憨厚地笑笑,对于师君的认可,他极为在意与享受。

沉晨便又说道:“士载说得没错,夜晚撤兵,这并不安全。襄阳城中没有大船,只能用小船分批将人运到西城外,而此刻襄阳四城门遍布我军斥候,一旦被发现,夜晚船队进发,夏侯惇顷刻间便会被我军覆灭。因而郭嘉怕是认为,要在白天撤兵。”

“郭嘉的胆子倒是很大啊。”

周不疑笑道:“白天邀请我们去野外鏖战,这样我军即便发现了夏侯惇想要撤离的举动,也因主力被拖在战场上而不能过去。再让傅方于筑阳阴县河岸修筑寨墙,哪怕我们还有别的部队袭扰,夏侯惇自己本部人马也可以利用寨墙阻拦,顺利撤回北岸,甚至说不好参战从背后袭击我军。”

沉晨赞同地点点头:“郭嘉的胆子一直都很大,善于奇谋,也正是如此,他才与曹操臭味相投。”

历史上这厮不仅是个心理学大师,也是个奇谋大家。

比如把他自己弄死的千里奔袭白狼山,虽然导致他长途奔波加上塞外苦寒生病而死,也差点连累曹操全军覆没,但结果怎么样?

结果是赢了。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赢了就是正理。

就好像马谡在街亭之前也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谋,为诸葛亮看重,还说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名言警句出来。

但街亭之战后,他就变成了草包的代名词一样,这就是现实。

所以郭嘉的一生还是很有传奇色彩,哪怕他的作用给曹操的心理安慰大于实际意义,却也是出了名的敢搞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谋妙计出来。

只是这种策略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白狼山之战也就曹操有张辽,勉强赢了,但沉晨可不是蹋顿那种货色。

因此想再搞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出来,那就小瞧沉晨了。

蔡笃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必理会郭嘉,现在急的是曹军,如果要稳中求胜的话,就应该继续坚守营寨,包围襄阳,等着夏侯惇自己出城送死,或者等他粮草耗尽而亡。”

“嗯,稳中求胜是没错的,这样的话,我们必赢。”

沉晨嘴上赞同着,脸色却没什么变化。

周不疑察觉到了这一点,便问道:“师兄难道觉得这样不好吗?”

“好是好.....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时不待我呀。”

沉晨长叹了一口气,面有难色。

“为何?”

众人纳闷不已。

继续拖下去只会对他们有利,难道还要出去主动应战?

沉晨沉声道:“你们不知道后方的情况,我就来跟你们讲讲,现在荆州益州百姓,可以说是民不聊生了。”

“这么严重?”

周不疑皱起眉头,他确实没关注过这些问题。

“这场战斗可以说是曹操,孙权,主公三人国力的角逐,粮草、徭役、赋税,百姓负担极重。”

沉晨面露忧愁道:“江东现在大抵已经被我们拖垮了,但曹操的国力要强于我们,最重要的是,这次战斗,几乎把整个荆州都摧毁,要想恢复过来,至少得一两年时间。”

“南阳那边虽然被曹操占据,但曹操一直没有多余的兵力祸害百姓,目前倒是无恙,只是地方被曹操得到,我们也不能征调民夫,得到粮草赋税。”

周不疑摸了摸下颌长出来的青须,低头思索道:“荆南地方也一样,不过才刚刚收复回来,且还有很多荆南世家要处置,说不准后方还得出乱子,也没有办法给我们补充。”

“江夏、西陵、南郡又是暴雨洪灾......大王还在关中与曹军交战,他是远道而去,后方粮草压力肯定也很大,看样子将军说得没错。”

蔡笃补充道:“现在荆州几乎半毁,粮草压力全都在益州百姓身上,巴蜀之地,确实可能已经民不聊生了。”

“是啊。”

沉晨摇摇头道:“若非孔明兄长苦苦支撑,在后方运筹帷幄,恐怕这一战我们早就已经输了。所以不能再拖下去,他们想尽快救出夏侯惇,我也想尽快消灭夏侯惇,不如将计就计。”

夏侯惇那边是八月底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