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悠然自得(2/4)

宫女太监未免有些太多了,每年要消耗内帑六十几万两银子。羥

三京皇宫的宫女太监多达四万多人,一口气放出一万多名宫女,保留两万太监和一万宫女比较合适。

不过天阉之人的规则一出之后,日后太监的数量或许会骤降至数千人,但也不排除有人会假装天阉之人来入宫。

朱由检的本意是直接取消太监制度,但朱由校并不同意,所以两兄弟选择了这种折中的办法。

这种事情,对于户部来说关系并不大,因为现在内帑和国库已经分离,除了修葺皇宫外廷需要户部出钱外,其它的皇家工程都是皇帝自己掏内帑。

朱由检之所以告诉毕自严,也是想让他作为内阁首辅,对各州府县官员起到宣传作用罢了。

说着这些,旁边的曹化淳不免有些心酸,朱由检也意识到自己说到自家曹大伴的痛处了,因此改变话题:

「乌斯藏的汉人数量已经差不多了,洪承畴那边也已经准备出兵袭扰南虏。」羥

「既然这样,那从今岁起,各地囚犯一旦违反《大明律》之中的《名例律》,受徒﹑流﹑死三刑者尽数流放岭北行省,凌迟和十恶除外。」

《名例律》是《大明律》的纲领,一共四十七条。

它规定了对不同等级﹑不同犯罪行为论罪判刑的基本原则。

其中「五刑」条规定刑有五种,即笞,杖﹑徒﹑流﹑死五刑。

在「六律」的具体条款中又有凌迟处死﹑边远充军﹑迁徒﹑刺字等刑罚。

「十恶」条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所谓「常赦所不原」的重罪。

总的来说,也就是小罪挨鞭子,大罪遭凌迟,不大不小通通流放。羥

就大明眼下的情况来说,遭受凌迟的人基本都是人贩子和***、私通、谋害亲夫、妻女、父母的人。

哪怕是贪污的官员,顶多也就是斩首或流放,连凌迟都配不上。

由于律法制定的十分苛刻,所以一般杀人、寻衅、聚众斗殴的人都往往要被判处流放,并且不是一人流放,而是一家流放。

这些严苛的律法加上地方拱卫营的驻扎,即便是械斗成性的江南、福建、两广、湖广、江西等地的宗族都老实了不少。

因为一旦挑起一场宗族械斗,

那遭遇的将是两族共同流放的局面。

这样的风气,从天启六年就开始扼制,到天气十七年依旧有这种现象。

今年不过才过了八个多月,就已经有三起宗族械斗,而他们也被流放到了南州、乌斯藏等地,人数超过三万人。羥

由于是被流放的,而且是全族流放一个地方,因此流放并不影响他们的团结性。

流放到了地方后,他们依旧能团结,并且因为流无可流,因此到了地方后,谁一旦欺负他们,他们就将施以报复,再次械斗。

对于他们在流放地上的械斗,朱由检也十分无奈,所以在经过考虑后,他准备修改这一条律法。

他要把宗族械斗从内斗转变为外斗,用来巩固大明的边疆。

「宗族的械斗,日后不再流放岭北、乌斯藏、南州三地,而是改为流放至少民人口稠密处。」

朱由检对毕自严开口,毕自严也仅仅只是一秒愣神,下一秒就反应了过来。

「殿下此举,倒也算得上驱虎吞狼了。」羥

「他们算不得虎,地方少民也算不得狼,只不过是稳固疆域罢了。」朱由检轻描淡写的说着,同时喝了一杯茶。

由于时间到了午后,秋老虎有些发威,因此朱由检也开口道:

「差不多就回城吧,京城周围的秋收情况问题不大,不必担心了。」

他看了眼窗外,毕自严等人也点了点头。

说到底,这个时代的河北还有许多大湖大泽,尤其是以周长二百里,接纳了河北西来水道上游来水,并且连通了上下游的数十个州县的三角淀最为出名。

除了三角淀,白洋淀和五宫淀也是极为出名,河北之地的河网并不比南方少。

之所以这些大湖大泽会消失,和后世增长的人口是有直接关系的。羥

哪怕清末民初,河北之地都有三千万人口,到了后世更是高达一亿。

反观眼下的大明,虽然少了燕山县,但即便如此,河北平原上依旧只有不到六百八十万人口。

这四到十几倍的差距,所代表的就是明代河北百姓人均水资源和后世河北人均水资源的差距。

如果后世河北人均一年只有三吨水,那大明北直隶的百姓就有五十几吨。

哪怕这些水用在农业上,以大明河北之地的耕地情况,也是无法消耗那么多水的。

因此大湖大泽自然比比皆是,尤其是当朱由检还在持续不断的降低北直隶人口时,当地的大湖大泽面积不仅没有因为旱情而缩小,反而扩大了。

不过朱由检也不会让北直隶的百姓降低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