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灌汤黄鱼(上)(1/2)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在刷新了无数遍自己的微博之后,徐来总算是来了精神。

没错,第二场的题目,终于出来了。

事实证明,让网友们投票选择比赛题目,的确能增加粉丝量。

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不少。

每个人的口味、经历、认知都不尽相同。

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大伙形成统一的战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不过好在徐来比较鸡贼,在发起投票的时候,便给出了足够的时间,24小时。

不管众人什么想法,在投票截止日期之前,投票最高的那一道美食,就成为比赛的主题。

“呵呵,居然是灌汤黄鱼。”

看到主题之后,张和平不由得一笑。

要说别的菜,他还不一定有资格说话,但这灌汤黄鱼,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十七年前,他曾拍摄过一部美食电影,名字叫《大夏全席》。

在这部电影中,他就设计了制作灌汤黄鱼的一情节。

起初设计这一道菜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反对,觉得这样做太过于冒险。

因为在那个时候,灌汤黄鱼已经失传了,根本没有人会做。

而且,留下来关于灌汤黄鱼的资料,也比较杂,各家都有各家的说法,都说自己是正统。

若是贸然拍摄这道菜,万一在做法上弄错了,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而当电影正式上线之后,这部电影直接拿下了当年电影票房排名第三。

伴随着电影的大火,影片中拿到关于鱼的菜也火了。

全国各地的厨师纷纷开始效仿,竟是掀起了一阵吃灌汤黄鱼的热潮。

毫不夸张地说,人们现在能一口说出【灌汤黄鱼】这道菜,他起码有一半的功劳。

“哈哈,缘分啊老张。”

唐川哈哈大笑。

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

十七年前张和平拍了这道菜,没想到十七年之后,他还要再拍这道菜。

冥冥中似乎一切都有天意。

这可是妥妥的【爷青回】系列啊。

“这个题目选的好啊,我也好久没吃过这玩意了。”

“哎,对了!我刚好有个朋友是养殖黄鱼的,而且他还能搞到野生的黄鱼。”

“要不,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搞几条野生的过来?”

牛大师自告奋勇,看向徐来。

制作灌汤黄鱼,虽然人工养殖的黄鱼也行,但始终是比野生的要差了一个档次。

再说了,这【徐来】大战【余飞】,不用野生的说得过去?

“不要野生的!”

徐来和蔡老异口同声,两人都看了对方一眼,旋即都笑了。

“为啥?”

牛大师这会儿一门心思想着让徐来做灌汤黄鱼,所以并没有细致地思考。

在他看来,好的厨师就该配好的食材。

这才叫物尽其用。

“你再仔细想想?”

蔡老喝了口茶,嘿嘿一笑。

这事儿并不复杂。

之所以不能用野生的黄鱼,只是为了安全起见。

野生大黄鱼非常贵,一度被称之为“水中黄金”。

在码头1斤左右的野生大黄鱼成交价每斤1800元左右,2斤的每斤售价3300元。

越大越值钱!

而之所野生大黄鱼这么贵,那是有原因的!

首先便是它的稀缺性。

野生大黄鱼生长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等60米以下的深海区,风浪大捕捞十分困难。

其次便是它的生长速度。

野生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而且个头越大长得越慢,1斤重需要2年时间左右,5斤重需要8~10年时间。

然后便是它的成活率。

野生大黄鱼的小苗常常是其它海鱼、蟹等海洋生物口中的食用对象,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并不多。

最后便是它的产量。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近几十年来,由于没有节制的过度捕捞,可供捕捞的地方越来越少,造成了资源濒临枯竭。

现在,想要吃上一条野生的大黄鱼,所需要花费的金额,起码上万。

“哎呀我靠,你瞧我这脑袋!”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光想着吃了,差点忘了徐来身份暂时还需要保密!”

经过蔡老的提醒,牛大师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能看到题目,戴军、吉明辉和刘中震这帮人自然也看得到。

都是在餐饮行业混的。

这会儿他们肯定盯上了野生大黄鱼。

一旦自己打电话给朋友,肯定会被盯上。

到时候,这帮人顺着鱼就能找到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