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623章 烧饵块(下)(1/2),美食复苏,畅想中文网

第623章 烧饵块(下)(1/2)

“跟饵块有关的典故……”

不少外地的同学皱起眉来。

说实话,饵块这东西他们都很少见,要不是这一次看到校园论坛投票,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烧饵块这个东西。

突然让说它的典故,这难度还真有点大。

“网上好像没有查到……”

陆风将手里最后一口饵块扔到嘴里,摇了摇头说道。

烧饵块这个早餐,相比起其他地方的早餐来说,冷门了不少。

眼下,恐怕只有将希望寄托在云州的几位同学身上。

“我知道一个,不知道对不对。”

刚才那名吃饵块被噎到的男同学举手道。

“但说无妨。”徐来朝他点头。

“说是跟一个知府大人有关……”

男生开始了他讲述。

传说,旧时云州有一名叫粗糠宝的男子。

有一回,他挑着山货去昆明卖,刚刚走进大东门,就看见城门口站着不少老百姓,一个个怒气冲天,叫骂之声不绝于耳。

粗糠宝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昨天晚上知府衙门二堂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起火,知府气得暴跳如雷,认定是大胆刁民故意捣乱。他马上下令,在昆明六道城门张贴布告,从今天开始,所有百姓一律不准在家生火做饭。

此项禁令有效期三个月,违者严加惩处,绝不宽容。

三个月不让生火做饭,这放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却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这可将不少老百姓愁坏了。

而聪明的粗糠宝不忍老百姓受苦,便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同叫骂的乡亲们嘱咐了一番,大伙儿顿时乐得眉开眼笑。

回去以后,大伙儿纷纷从家里搬出炉子,在上面烤起粑粑来,一个个吃得香极了。

知府老爷知道了,气急败坏,急忙出来查看。他揪住一个老倌吹胡子瞪眼睛,刚准备发难,却是被粗糠宝阻止。

“知府大人,布告上禁止在家里生火煮饭,可没有禁止在家门口烤粑粑吃呀!”

粗糠宝朝知府办了个鬼脸,笑呵呵地说道。

知府懊恼不已,事先根本没想到粗糠宝会来这一手。

不过现在公文都发布了,再改也不好改了,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乎,这烧饵块就这样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徐大厨,这个典故是我从奶奶嘴里听到的,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云州的这位男生满怀期待地说道。

“来,上一份奖励。”

徐来微笑着说道。

关于烧饵块的典故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但知府和粗糠宝这个是比较被认可的。

“刚做的,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白冰洋将一个盘子送到这名男生面前,笑着说道。

盘子里的东西,也是饵块,只不过跟刚才吃过的饵块貌似有些不一样。

它不是圆柱形的,而是扇形。

而且,在这扇形里面还裹着好几块金黄色的饼,饼上还滋滋冒着油,显然是刚刚炸出来的。

“这是什么,也是烧饵块吗?”

“造型有点不一样,这个饵块好像要稍微薄一点。”

“那金黄色的饼看起来好像之前的苕面窝,这个烧饵块该不会是甜的吧?”

围观的同学皆是好奇道。

“这是【油糕饵块】!!!”

突然,一名女生惊呼道。

她也来自于云州,但并不是昆明,而是昭通市。

昭通市也有烧饵块,但在当地却衍生出了新吃法和叫法。

叫法就像刚才她说的那样,为油糕饵块,这是昭通人的传统早餐。

至于吃法,则是在饵块中加入一块金黄的油糕。

这个油糕以洋芋(土豆)为主要原料,选用优质洋芋,将其煮熟后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浆,放入油中炸至金黄后捞出。

炸好后的油糕色泽金黄,外围香酥爽脆,内里糯软香甜,散发着洋芋特有的香味。

至于饵块,就跟外地的差不多了,但因为要包裹圆形的油糕,所以就不能制作成卷饼的形式。

于是乎,当地便进行了改良,将饵块稍微变薄,转而用对折成扇形的方式来食用。

二者相互结合,便成为了油糕饵块。

“徐大厨,可不可以……”这名女生看向徐来,眼睛放光。

“可以!”

徐来当即就答应了。

虽然这名同学没有回答出问题,但她却给大伙科普了一下什么是油糕饵块。

作为烧饵块大军之中,非常有特色的存在,油糕饵块真的是不容错过。

“谢谢徐大厨(づ ̄3 ̄)づ”

拿到油糕饵块的女生乐开了花。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想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