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638章 东坡四珍(下)(1/2),美食复苏,畅想中文网

第638章 东坡四珍(下)(1/2)

“这个颜值不错啊!”

当老海将金蟾戏珠端上来后,光颜值这一块就收获了一致的好评。

十只“金蟾”作蹲伏抬头状,朝着盘子中间的一朵莲花“朝拜”,莲花中是一颗颗白色的珠子,那是一颗颗肉丸。

整道菜的造型可谓是惟妙惟肖,将“金蟾戏珠”这个画面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其实“金蝉”并不是真正的金蟾,而用的是青蛙。

说起这菜的来历,就不得不说苏轼的习惯。

苏轼每到一地,都要品评美味,宣扬美味,创造美味。

他在徐州担任知府的时候,除了回赠肉外,还创造了很多美味。

当时的徐州盛产鱼虾,但除了像醉青虾这样的美食外,还有一样,也是苏轼的最爱。

那便是“野味”青蛙。

青蛙,民间俗称虾蟆、田鸡、石撞等。

在当时,蛙肉是宋人喜爱的野味之一。

而在南方地区,尤以杭州人食蛙最为知名。

据彭乘《墨客挥犀》卷6记载,沈遘在杭州为官时,以蛙能食庄稼中的害虫,因此严禁大家捕杀,但从此蛙也不复生。

等到沈遘离开杭州,当地人又像过去一样食蛙,而蛙的生育也因此愈加茂盛。以至有人认为,这是天生给人吃的。南宋时,宋高宗亦曾申严禁止,但都人实在喜欢吃蛙肉,其风无法刹住。

有一些不法商人,甚至将冬瓜刳开,将蛙肉放到里面,然后送到食蛙者的家中,时称为“送冬瓜”。

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一些城郊的市民以捕蛙为业,获利颇丰。

青蛙的肉味道特别像鸡肉,因此青蛙也被称为田鸡。

文人墨客又喜欢将美食赋予“美名”,因蛙形神似金蟾,再加上由青蛙肉做成的肉丸,便因此而创造出了一道名菜。

——“金蝉戏珠”

“来吧,别愣着了,尝尝呗。”

徐来再次劝说道。

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告诉他这是蛙肉,他可以吃得非常开心,但如果事先告诉他这是青蛙制作的之后,他连筷子都不敢动。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人在吃之前会主动代入青蛙的模样。

软软的,黏糊糊,脑海中自动脑补了很多类似鼻涕虫一样的“口感”,从而望娃生怯。

不过,美食嘛,不尝试一下的话,谁又能知道自己真的喜不喜欢呢?

“浅尝一下。”

徐来的劝说还是很有用的,那几个不愿意吃的人也纷纷动了筷子。

但那些金蝉他们还是不敢动的,皆是夹了盘子中间的珠子。

夹起一粒白色珠子送入嘴里。

这是用青蛙肉制作的,用清水煮熟而成。

软嫩的口感吃起来非常滑爽,完全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那种“鼻涕虫”的黏糊糊感觉。

另外,大伙也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青蛙会被叫田鸡了。

这口感和味道,真的跟鸡肉非常相似,但却比鸡肉要更加细嫩。

“苏东坡会吃啊!”

王胖子感慨道。

而后,他便把目光放在了金蝉身上。

“想吃就吃呗,可以吃的。”

看到王胖子惊喜的表情,徐来果断夹了一只金蝉送到他的碗里。

“好,那我尝尝。”

王胖子嘿嘿一笑,咬了一口金蟾。

酥脆的外壳上沾着一点芡汁,味道咸鲜,内里的蛙肉软嫩无比,口感细腻。

整体的感觉,相当不错。

“所以,东坡四珍其实只留下来三道?”

韩天明尝了一只金蟾,很快就皱起了眉头。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道金蟾戏珠,但经让舌头过了一遍味道后,他已然洞悉了这道菜的做法。

虽然不知道正不正确,但他可以保证做出来的味道和口感基本一样。

这道菜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制作。

首先是中间的珠子。

取适量的青蛙去皮剔骨,把蛙肉剁成泥放入盆中,加入蛋清、葱姜汁、盐、清汤调匀。

锅置中火,倒入清水,待水烧至八成时,把调好的蛙泥馅儿,挤成丸子下锅中汆熟捞出即可。

再说金蟾的部分。

再取10只青蛙从腹部开刀,除去内脏、洗净,再把整个青蛙用酱油抹身,沾匀干淀粉。

另起锅倒入植物油,将刚才的青蛙逐个下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待用。

最后是调味的部分。

起锅放入猪大油,同时下蒜泥、花椒粒、姜片,炸出香味,倒入炸好的青蛙,加酱油、清汤、料酒,烧酥,水淀粉勾芡,淋香油,盛于蛙丸上整形即可。

整体下来,基本没有什么难度。

他第一次吃就能说出这道菜的做法,更何况徐来和黄保罗。

“我感觉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