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7/www.52cxzw.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697章 杨明娜到访(1/2),美食复苏,畅想中文网

第697章 杨明娜到访(1/2)

若说“食臭”,宁绍地区必须是“臭”中之王。

闻名天下的“宁波三臭”:臭冬瓜、臭苋菜梗、臭菜心(芋艿梗),那可是臭味的代表作。

还有绍兴有“蒸双臭”:臭苋菜梗与臭豆腐齐蒸,臭味直冲鼻腔。

如果觉得还不够“臭”,还有“蒸三臭”“蒸四臭”,霉冬瓜、霉毛豆等臭味的巅峰。

可以这么说,对于宁绍地区的朋友们而言,万物皆可臭。

但除了宁绍地区,还有一个地方的“臭”味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

没错。

正是安徽!

安徽地区多山,食物运输不方便,同时又多雨,食物储藏不方便。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储存好食物,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但聪明的古人,总会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没错。

正是“霉”之或者“腌”之。

这也是徽菜里很多菜都带着“酶”的原因。

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万物皆可“霉”。

而说到“酶”,自然而然就会说到“臭”了。

毕竟霉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让生物本能产生抗拒的味道。

不一定是臭味,但大体是不太舒服的味道。

最典型的便是臭鳜鱼了。

而除了这道传世经典的臭鳜鱼,还有另外一道臭出特色,流传千古的美食。

“哈哈,毛豆腐!!!”

安徽民间有句顺口溜:“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

很多人都兴奋了,早就听说过徽州毛豆腐的大名,但一直没机会吃,没成想今天能在樱园食堂吃到。

“先别激动,我建议先尝一块试试味道再说。”

李昌宁将铁盆放下,笑呵呵地说道。

铁盆中堆放着不少调过味的豆腐块。

这是他昨天让人从徽州空运过来的,味道最为纯正。

在此之前,这些豆腐块是顶着一头“浓密的毛发”,看起来像白色雪团的东西。

“哈哈,这味道,这口感,真的跟那个啥一样。”

王胖子最先尝了一口,仔细品尝过后,毫不避讳地说道。

周围的人全都白了他一眼,但谁也没有去反驳。

因为这就是徽州毛豆腐该有的评价。

曾经,《舌尖》播出了毛豆腐那一集后,一度让这个“小众”的另类美食火爆全网。

不少吃货赶去当地品尝这道美食。

可真当大伙用舌头品鉴它的味道的时候,却让一部分人产生了终身的阴影。

“虽然我没吃过屎,但是我认为那就是屎的口感。”

“味道像,口感也像,这确定不是用那啥做的吗?”

“我以为这玩意跟臭豆腐差不多,再不济也就臭一些,可吃起来……”

这是一部分人尝过毛豆腐后,给出的评价。

而今天,现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白冰洋、韩天明、小天各自尝了一口,三人的表情瞬间扭曲起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苦。

这般反应,顿时让四名黑舌头还有李昌宁哈哈大笑。

“不用勉强,随心就好。”

看到白冰洋还想继续,徐来连忙劝说道。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特色。

臭这种味道,其实就跟榴莲、香菜、折耳根一样。

喜欢的人视之如命,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谈之色变,敬而远之。

“哈哈,我喜欢这个味道,这吃起来太过瘾了!”

干饭人陆风拿到了两块毛豆腐。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一尝便是爱上了。

二话不说,拿起夹子就开启了“自助模式”。

一口一个,吃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怎么样,有没有产生一点灵感或者思路?”

看到徐来也尝了一块,李昌宁满怀期待问道。

之所以做毛豆腐,就是想给徐来一点灵感。

臭味的菜真的不好做。

这一点从臭味菜的数量便可以看出。

能流传下来的臭菜,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没那么容易啊!”

徐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灵感这东西,也是一门玄学。

而且,放在臭味的身上,并不是非常适用。

很多“食臭”的开端都是因为偶然或者巧合。

譬如臭鳜鱼是因运输途中腐败,王致和臭腐乳是因豆腐没卖完,徽州毛豆腐也是一场意外。

而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其实不少,但偏偏只有这么几样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臭味爱好者”的最爱系列。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状呢?

没有人知道。

但在《风味人间》中,却能找到一些答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