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军器(2/5)

,问道:“我举荐的将领,送来的军器都到了吗?”

“到了,我将他们安置在胄曹,这边。”

元载抬手一引,目光从薛白身后的几名护卫脸上掠过,已看到了那乔装而来的王忠嗣,却并不在意,只顾与薛白谈笑风生。

“当年攻石堡城,便是薛郎造出巨石砲,如今伐南诏,能再看薛郎出手,必是一战功成啊。”

“不过是些锦上添花的小物件,打胜战,靠的终究是大唐的国力、将士们同心协力。”

“薛郎过谦了。”元载笑容满面,一路上都在与薛白谈笑风生,显得非常人情练达。

但与两年多以前相比,如今的元载愈发圆滑、功利了,掩饰得再好,薛白却还是能感受的出来。

军营中有仓曹、胄曹、兵曹、骑曹,分管粮草、装备、士兵和马匹。他们很快便到了胄曹,前方有士卒来拦,元载拿出令符,却还没马上入内,而是等军中典书记高适来迎。

高适一眼便认出了王忠嗣,不动声色,引着众人进入胄曹。

“马车是三日前到的,军器我们还在试,若可用,还得尽快开始锻造……”

胄曹戒备森严,入内之后,王忠嗣不必再继续掩藏身份,负手边走边听,之后问道:“新任的司胄官如何?”

“做事很利落。”高适道,“是个厉害的人才。”

“薛郎举荐的人都好。”王忠嗣道,“就像你高三十五郎。”

高适忙应道:“我惭愧,才略远不如严武。”

他们所言新任的司胄官正是严武。

薛白一向知道严武有将才,故而将他调到京兆府法曹镀金,很快便举荐到军中,希望他能在南诏一战中立下功劳。王忠嗣其实不是什么人都用的,亲自考较过严武,确认了其才能,方委以重任。

“见过诸位,下官已安排好了,请。”

严武神色严肃,见面之后只作抱拳,径直便将众人请进营中。他这态度与元载截然不同,不讨好、不客气,倒符合他的名字,严肃英武。

这边已搭建好了几个营房,营房边还有座望台。

薛白与王忠嗣登上望台,一名汉子正立在那儿,手里捧着一根铜制的筒状器物。

“这是薛郎的家仆,乔二娃。”严武道,“正是他依薛郎的图纸,找工匠制了一批军器,并押送而来。”

“见过大元帅。”

乔二娃连忙将手里的物件递给王忠嗣,并傻愣愣地执了一礼。

王忠嗣接过,端详了一眼,只见那是一根中空的铜管,一边大,一边小,无意中从管中窥了一眼,能看到脚下的木板被拉近了些。

看样子,铜管里该是镶了水晶,像是琉璃,却比一般的琉璃要通透。

“此物我们命名为‘千里镜’,将军可试着这般看。”

王忠嗣遂将这千里镜放在眼前,闭上另一只眼,视线略有些模糊,但远在天边的秦岭已被拉近了许多。

视线再一转,远处一些如蚂蚁般的人影,也能清晰看到了,连他们的动作也一清二楚。

“讨南诏时,若登高望远,凭此物或可更快探清地形,抢占先机。”薛白大概解释了一句。

王忠嗣没有说话,只顾着向四面八方不同的风景看过去,那对粗重的眉毛始终拧着。

“好啊!”

许久,王忠嗣才狠狠赞了一句,笑道:“薛白你这脑子,到底是如何长的?”

他把千里镜放下,拿在手里摩挲着,正应了“爱不释手”一词,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倒像是一个刚得了新奇玩具的孩子。

“有了此物,任南诏地势险峻,山高水深,我也不怕了。”

“将军过誉了,行军打仗,最重要的还是指挥,这些不过是添些帮助的小物件。”

“你为何不献给圣人?给自己添一大功?”

薛白道:“平定南诏之前,还是保密为好。将军也莫告诉旁人,只在军中使用便是。”

王忠嗣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将军再看第二样军器。”严武先是指了指南面,那是军营边缘摆着了的几座巨石砲,之后,手再一指,指向更远处,道:“我们需抛一样东西,将军看好了。”

这边先是下了令,传令台上便有令旗摇动。之后,那几座巨砲便相继抛出弹丸。

王忠嗣抬起千里镜,目光追随着那些弹丸,只见它们在空中滑了近一里远的距离,落在远处的山脚下。

之后,有闷雷般的声音传来。

元载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天空,以为是要下雨了。

王忠嗣却是在千里境的画面里,清楚地看到弹丸炸开之处,有尘烟腾起,树木倒下……

薛白则是走了神。

他其实想过,也许在李隆基下一次去华清宫的路上,他可以试着在骊山上摆一座巨石砲进行刺驾。但,他最后还是决定把这炸药交给王忠嗣平定南诏。

情形与他在华山时又有不同了,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