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遭难遇高人,迷途拾宝物(2/2)

一只水果罐头。

今晚,她决定让孩子好好享享口福。

舀上两勺麦乳精搁进搪瓷杯里,咣当咣当搅和了起来。

看着奶香扑鼻的粉末,在妈妈的瓷缸子里一圈圈融化。

彭小民乐得眼都弯了。

“小民啊,”樊锦诗看着儿子的笑脸:“今天不去吃馒头了,咱们也开回洋荤怎么样?”

“好。”彭小民热烈鼓掌。

一只曲奇饼干罐被樊锦诗用力掰开,看着铁盒里各色形状的饼干。

樊锦诗自己都咽了咽唾沫。

“妈妈,你看,”

小民指了指樊锦诗的床头,枕头的旁边也放着一只一模一样的曲奇饼干罐。

除了旧一点,没有任何区别。

那是樊锦诗用来存放家人照片的铁盒。

这一会再一看,忍不住鼻子一酸。

噙着眼泪转过头来时,儿子正对着自己乐呵呵的笑着。

“来,小民,”

樊锦诗拿起瓷缸子,往儿子的小杯子里倒了一些麦乳精:“和妈妈干杯!”

“干杯~”

孤寂广阔的莫高窟,黑黢黢的一片荒凉。

几间透着暖黄色灯光的小屋,与漫天的星辰相互做着伴。

其中一间,时不时传出了阵阵欢笑。

如果仔细听的话,还能听见些铁勺和玻璃罐头的撞击声。

……

“还是住招待所好啊,”张路用毛巾使劲擦着头发:“天天都能冲个热水澡。”

“没想到敦煌的招待所,还能带洗澡间。”江山最满意这点:“菜上的也够分量,今天可把我饿坏了。”

“谁不是呢,”张路靠在沙发上拍肚皮:“车越颠,我饿得就越厉害。”

“这边吃得不错,“江山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一本文稿:“还挺合我口味的,看来省宣传部额外打招呼了。”

“刚刚吃饭时,你没听沈老说嘛?”

“说什么?”

“他老人家说,这里的伙食比燕京的西郊宾馆都强。”

“噢,这话我也听见了,”江山想起了当时黄叔羡慕的表情:

“也不知道咱俩,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西郊的干部餐。”

“都说了没这好吃,还去什么。”

“你懂个屁,”江山回头看着张路:“上那是为了吃饭吗?那是格局,不一样!”

“行行,”张路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找个机会咱俩也进去玩一次。”

江山笑了一下,慢慢转回了身。

印象中,自己也住过两次西郊。

其中一次印象格外深刻。

大半夜的被电话铃吵醒,说是宾馆马上要清场,两小时后将有大人物入住。

请客人们立刻打包上前台退房。

之后,他便再没有下榻过西郊了。

“你在那看什么呢?”

刚进门时,张路就想问了:“从我进去洗澡开始,就没见你挪过窝。”

“沈老的手稿,”江山头也没回一下:“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

“先前见你在莫高窟就说得头头是道,那玩意有意思?”

“可有意思了,你在电视台工作,也应该了解一些。”

“我才懒得看呢。”

“这会没事吧,”江山想起件事:“去借只手电筒,令狐梅一定有办法。”

“好嘞!”

随着关门声的响起,江山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沈从文的书稿上。

这部书直到后年,才由香江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地的文化局,早已经忘了沈老其实是按照总理的指示才编写了此书。

2019年,江山的团队接下了电视剧《清平乐》的推广业务。

在看了几集样片后,立刻决定以此剧服化道入手,拍摄几部宫廷高端定制品的小视频。

一经面世,果然大受关注。

全面开启了电视剧未播先火的神奇战绩。

“宋太祖赵匡胤像,天子常服赤黄……有意思。

按照宣传部这次组织的专家名单来看,不就是对《丝路花语》歌舞剧的服化道不满意嘛!”

这一会,江山看入了迷。

直到张路揣着手电筒走回屋,都没回头看一眼。

一夜至清晨,初升的晨光正好洒在窗前的书桌上。

一阵轻风吹过,卷起了桌上的两张画纸。

正在楼下花园里散歩的沈从文,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眼前晃了一下。

“刚刚那是什么?”

同一条小道上的黄永钰脚步一顿,弯腰接起了其中一张。

不看还好,一看立刻惊道:“表叔,这是你画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