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建奴兵围锦州(3/3)

,您看他们在深挖壕沟,这是想困死我们啊……”

祖宽本是祖大寿的家丁队长,因剿匪立下战功升为参将。

历史上建奴入关杀鲁王屠济南,崇祯大怒,祖宽等人勤王不力被斩杀。

同样因为朱慈烺的穿越改变历史,祖宽才能活下来。

在祖宽的提醒下,祖大寿等人才发现建奴动作,很明显想困死锦州城里大明军民。

建奴深挖壕沟围困锦州的情况,祖大寿并未有丝毫惊慌,他冷冷一笑道:

“你们各司其职严防建奴突然发动偷袭,不要担心断粮,锦州粮草足够吃一年!”

祖大寿说的不错,茅元仪在两个月前已经奉命送来大量粮草。

锦州城现在根本不用担忧粮道被断,他们只要守住锦州即可。

城里还有数十万军民,祖大寿丝毫不敢懈怠,一旦城破必定血流成河……

以现在神武皇帝的英明,很快明军就会前来救援,他只坚守锦州等待援兵即可。

写明末历史文的,祖大寿绝对是迈不过的坎,也很难处理,以大明现在的趋势,他绝对不会投降建奴。

如果说辽东第一豪门是谁,毫无疑问乃是祖家。

随着祖大寿在辽东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

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皆被加封。

他们祖氏一族男丁官职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各级军官。

并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在辽东绝对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的里外不是人。

这副楹联是后人评价明末大将祖大寿的。

作为两次降清之人,被后世一直看作是汉奸无疑。

但他这汉奸的名气比他那外甥吴三桂来说那就相差太多。

人们对他在评价上却充满的同情,因为他两次投降建奴都充满着无奈,所以对祖大寿的评价是困难的。

除去孙承宗、史可法、陈子龙及张苍水等等这些誓死抗清的民族英雄外。

明末那些投降建奴的汉奸们都认为自己有困难。

降李自成肯定被指附逆之罪,降建奴则必背汉奸之名。

作为当局者,除了对抗和卸甲归田,无论如何都不会在后世落下好名声。

祖大寿同建奴在大凌河血战,粮尽援绝,于是诈降,后逃往锦州城继续对抗建奴。

建奴屡次招降不从,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归降建奴。

后来建奴联合吴三桂在一片石击败李自成入关,祖大寿于12年后病故,终年77岁。

祖大寿是军人世家,将军之后,他号称是晋朝镇西将军祖狄的后裔。

也就是那个成语“闻鸡起舞”的主角儿,他的家族曾获得过“四世元戎”的美誉。

其父亲也曾出任辽东副总兵,挂都督职,这可是挂一品衔的高官。

不过在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将的地位远不如文官,所以这一品在那个时候,也不算个事。

但至少可以说祖大寿的崛起同他少帅的身份是密切相关的。

祖大寿世居宁远,家族中很多人都是辽东军中的高级将领。

他是辽东战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年天启皇帝薨后,皇太极不同当时的总兵满桂和经略高第联系,却致函祖大寿商议吊唁之事。

祖大寿是置之不理,不过从中也可以知道他在建奴心中的地位。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sodu777.net)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