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重返棒槌山(求订阅)(1/2)

从热北到棒槌山这一路上并不太平,尽管马铮等人已经非常小心了,但是依旧遇到了多股日伪军。

好在这些日伪军都只是小规模的扫荡部队,多是一两百人的样子,对马铮所部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对于这些日伪军,马铮并没有一味地镇压,而是能躲则躲。

原因很简单,马铮很清楚日本鬼子的尿性,尽管他们打仗的时候并不把普通士兵的生命当回事儿,但是平时面子工程却做得很好,即便是有一个人失踪了也会全力寻找,绝不是丢下不管的。

遥想几年后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一个日本兵走散了,所以日军以此为借口进城搜查,最终引发了中日全面战争。

铁血团要是见一个杀一个的话,很容易引起日伪军的重视的,以关东军情报人员的能力,很可能做出合理的推断,推算出铁血团北上的情况,届时可就真麻烦了!

就这样,一路上躲躲闪闪,偶尔出手一下,七百公里的路程马铮等人硬生生的走了十几天的时间。

等队伍抵达棒槌山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了。

这一路上走来,马铮等人明显感觉到东北境内的气氛越加的紧张了!

而且日伪军的势力已经不像半年前那样仅仅局限于县城以及主要的乡镇,现在已经深入到了偏远的乡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整个东北地区到处都是恭维日本人以及宣传日本的标语。

这些标语大多是用汉语写的,但也有部分是用蒙语和日语写的,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更让马铮等人无语的是,所过之处的乡镇的公所、车站甚至于重要的桥梁涵洞都被插上了伪满洲国的国旗,或者是日本人的旭日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到了日本本土或者是朝鲜呢!

这说明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东北,这个速度确实令人震惊。

要知道整个东三省的面积几乎是日本本土面积的三倍,人口是日本本国的二分之一,日本侵略东北就是标准的蛇吞象。

通常而言,像这样的侵略战争一般是很难成功的,就比如一战时期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结果由于埃塞俄比亚皇帝坚决带领民众反抗,结果硬生生的打败了意大利。

即便是意大利的整体实力远超埃塞俄比亚,但是远离本土作战,不管是给养还是其他作战成本都是非常的高的,一般的国家很难承受这样的巨大消耗。

日本虽说经过明治维新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积累,国力增长很快,但如果东北军坚持抵抗的话,他们依旧没有彻底占领东北的实力。

更何况关东军在东北的兵力只有区区不到两万人,东北军要是全力反击的话,全歼关东军都有可能。

但如果就是如果,历史没有假设,东北军最终还是辜负了东北三千万老百姓的期望,当了逃兵!

由于没有东北军正规部队的抵抗和反击,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吞并了整个东北,势力深入到了乡村,完成了侵略者向统治者的华丽转变!

中国民众虽然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杂牌军和日军精锐死磕的结果就是各地义勇军死伤惨重,东北的抗日运动由高潮陷入低谷!

看到广大乡村也已经有了日本人活动的痕迹,马铮等人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存空间将大幅度的减小,被日军找到老窝的可能性无限增加。

通常而言,一支抗日部队一旦被日军主力盯上,那下场基本上已经注定,不是被歼灭就是在日军的打击下跑路。

好在眼下由于武藤信义突然暴毙,导致关东军内部出现了问题,给了包括铁血团在内的所有抗日部队一个喘息的机会。

8月22日,马铮等人终于回到了棒槌山。

由于事先已经接到了电报,所以22日这天,方子山、刘子明以及沈兰妮等人亲自下山,到棒槌山下三十公里处的五棵树镇等着马铮等人了。

双方汇合之后,也没有多做停留,直接返回了棒槌山。

刚来到山脚下,马铮就发现棒槌山和他们走之前不大一样了,主要是山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而且还有大量的火烧的痕迹,植被十不存一。

更重要的是山上的建筑物也少了很多,高大的聚义厅没了,成片的木质营房没有了,有的只是简易帐篷和各种木头窝棚。

有心询问,但是看到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所以马铮还是决定明天再说吧。

简单的接风宴过后,众人都没有闲聊,而是各自回营休息。

其实大家都知道,马铮和沈兰妮小两口是新婚久别,自然是你侬我侬,大家都在为他们创造机会。

而马铮也没有辜负一干兄弟们的好意,与小娇妻上演了一出久旱逢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