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坚壁清野(求订阅!)(1/2)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马铮并不在平津前线,而是返回了沽源!

7月7日晚,马铮就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但是相比于平津前线,马铮觉得察北更需要自己坐镇!

平津前线作为冲突的爆发点,眼下备受中日两国的重视,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个被点燃的火药桶所吸引,短时间内自己是插不上手的。

而且,平津地区也不是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的,相反,此时察北更需要自己。

尽管眼下的察哈尔并没有发现日伪军有南下的迹象,但是根据马铮的记忆,很快关东军方面就会有动作,刚刚升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将会亲自挂帅,指挥一支人数超过两万人的大军,由多伦方向南下,一路经由张家口、南口,并最终打到了绥远重镇包头。

所以,相比于平津地区的局势,马铮更担心察哈尔的情况!

要知道平津地区那是第29路军的防区,丢掉了平津等地,是由宋哲元负责。

而察北现在是他们警备师的防区,这里要是丢了,追责起来,他马铮是第一责任人!

对于马铮而言,沽源、张北、尚义等地能不能守住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些地方的老百姓能不能及时转移,这些地方的产业能不能转移走!

因为这关系到抗战潜力的问题,要是将这些地方的人口以及企业都转移了,那么这些人力、物力、财力就不会被小鬼子强占了,而且只要积极引导的话,这些物资人员都会被投入到整个战争中来。

7月8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铮不等国民政府通知,随即在沽源召开军事会议。

此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产业转移,坚壁清野!

参加此次会议的不仅仅有驻军的各个旅、团长,还有察北八县的县长等!

当马铮提出要转移各县的工厂企业以及部分人口的时候,不少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大家的想法并不复杂,首先是觉得这次事变只是刚刚爆发,并没有迹象表明此次冲突会大规模的蔓延。

要知道这几年中日之间那一年不打个几个月的时间,相比于关东军的动作,华北的日军不管是规模还是战力方面都差了不止一筹,谁也不保证打上几天之后,大家会再次回到谈判桌。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这边就将工厂以及人员撤走的话,不仅仅是会成为全国民众的笑话,而且很可能会被上面追究责任。

其次是按照马铮的计划,坚壁清野可不单单只是工厂搬离,人员撤离这么简单,还要出动大量的民夫将公路挖断,桥梁炸毁,沿途村庄也全部搬迁走,甚至于连水井都要填埋或者是隐藏起来。

这可是等于要将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全部摧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旦中日两国回到谈判桌,那么这个损失谁来赔?

不仅仅是那些县长们不同意,一部分军官也认为马铮的这个提议不妥!

对此,马铮却态度坚决!

他很清楚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眼下平津地区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谁都没有妥协的意思,而接下来的时间,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

如果不趁此机会赶紧坚壁清野的话,那么等关东军主力南下进攻的时候,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要知道察北虽然没有多少人口,但是八个县加起来也有六七十万人,大大小小的工厂也有上百家,这些人员物资以及生产设备要迁往哪里,怎么搬迁都需要统筹规划,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但是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历史上东条带着察哈尔派遣兵团南下的时间是在八月份,距离现在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而想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八个县的人员物资撤到安全地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在马铮的强制命令下,各县县长以及驻军长官才勉强接受了坚壁清野的命令!

随后,众人才开始讨论这些人员物资要撤往什么地方?

按照马铮的想法,一部分普通民众可以撤往稍稍偏僻一点的农村或者是山区,工厂企业则是可以撤往苏木山或者是尚义与兴和交界处的大青山。

不过,各县的县长似乎对此并不是很热情,虽然表面上同意了,但是马铮看得出来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很积极!

对此,马铮也颇感无奈!

他不能说这些人鼠目寸光,也不能说他们不作为,从他们的角度来讲,确实这个命令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毕竟他们是地方官员,向来追求的是稳定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上面的赏识与认可,才会有升迁的可能。

但如果这么折腾上一回的话,这几个县就彻底的乱成一团了,还提什么稳定,提什么发展?

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者的话,这事儿换了他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