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官升半级(1/2)

前西晋定西节度使、正二品大员,现大汤青阳节度使,西晋政事堂参知,卫渊,官升半级,已经成了西晋从一品大员,兼大汤正三品。

只是册封的诏书还没来得及装裱送达,卫渊就离开了驿馆,匆匆逃离了郢都。

在郢都数日功夫,卫渊就收到了一千七百多封拜帖,形形色色之人都有,甚至还有好几个本地黑帮老大想来认大哥的。自然,大哥不能白认,他们都准备了大嫂。

这几日卫渊一个晚上要吃十来顿饭,半个时辰就得换一场,从黄昏吃到凌晨。

有些饭都是不得不吃的,比如左相、右相,六部尚书,大学士,吕中植,众阁老等等。

王子公主什么的都得往后排。

有些饭是原本不想吃,但后来也必须吃的。

比如卫渊光和公主们就吃了八顿,生生把卫渊吃得胖了一斤,这是吃十七以上的。要是时间再充裕些,十四以上的公主怕是也得吃一顿。

大汤礼,男女十二即可婚配。

其实跟公主吃饭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卫渊每个只吃三十分钟,主要是给大晋王室面子,绝不是因为公主们其实都各有各的好看。

再说西晋公主再好看,也没大赵宁国公主好看。

至于王子们,卫渊一个不见,他态度鲜明,不参与夺嫡之事。

只是八个公主吃到第六个时,元妃就派人来召卫渊去春华殿。

卫渊立刻以分身乏术为由婉拒。此时的春华殿是进不得的,里面少说也有七八个太初宫法相常驻,外加一个朱元瑾。

卫渊要是不去,春华殿内就是硝烟弥漫。元妃与太初宫诸修斗了数日,居然把纪流离、风听雨和孙宇拉拢到了自己一边,宝芸渐处下风,不时痛斥叛徒不讲同门情义。

卫渊要是去了,众人立刻齐心协力共怼卫渊,就算不帮腔也是笑呵呵的围观。元瑾祖师则是坐看活话本,酒都会喝一两杯。

思前想后,卫渊觉得自己也实在不能再呆了。

此时西晋国防空虚,北疆有两百万大军,南方有九十万以拒赵国,王都十万禁军都是皇亲国戚,二十万城防军大部分都活在名册上,打起仗来就是摆设。

现在卫渊这二十几万大军一只脚踩在城里,一只脚在城外,清个君侧不过是动念之间的事。

所以众官们都是坐立不安,见了卫渊简直如见亲爹。毕竟一个应对不好,就有可能自投粪坑的。

这种生活,卫渊几天就过够了,开始怀念在虚空采混沌气的逍遥自在。于是他等不及圣旨,就率军离京,回返青冥。

回程路线就直接多了速度也快得多。毕竟路途上各郡都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地皮上没啥油水,官衙里的惊堂木年份也都变得很新。

归途卫渊并没有闲着,而是每走一段就留下几千武装民夫,分散到各地收拢流民,带着他们慢慢走向青冥。

此时太子覆亡,宁西八郡一众商行商会噤若寒蝉,绝口不提找卫渊报仇之事,哪怕是死了亲爹也只当没这回事。

这些商人现在总算明白,自己不过是空有浮财,雇来的那点所谓高修,在真正大场面时一点都不够看的,连马匪都打不过。

当时马匪抄拍卖大会之时,一口气斩杀了上百道基保镖,活捉两只法相,剩余四百道基保镖原地投降,而马匪才死了十几个。保镖们都是一盘散沙,哪是结阵行动的大军对手?

卫渊还没有到涵阳关,就得到消息,几支走失的商队全部被好心人找到,并且送到了青冥。好心人高风亮节,不肯收报酬。

大军迤逦西行,不日到了涵阳关。

卫渊照例绕城而过,此时一名信使飞来,言道有故人在涵阳关西门城楼等候,请卫渊过去一叙。

卫渊便即腾空,孤身飞向涵阳关。

下方大军看到卫渊远去的身影,皆是钦佩且自豪觉得自家界主勇猛无双,做什么都是单刀赴会从不知畏惧为何物。

此时红日西斜,涵阳关雄伟的关楼沐浴在夕阳下,别有一番萧瑟。古旧城楼上,岁月也掩不住战火留下的疮伤。

城楼上并无守军,只摆着一桌酒,桌边坐着两人。

卫渊飞过去入座,发现确实都是故人。一个是许阑珊,一是英王。

卫渊便向英王施了一礼,道:“不知殿下也在此处,卫某失礼了。北方战局可好?”

多日不见,英王的面容上多了不少风霜,双眉不自觉的紧锁,虽然依旧是气势磅礴,但能看出心事重重。

英王道:“我是来向许家求援,恰好听说你要从此地路过,就过来见一见。呵呵,看了你的军气,本王虽带兵多年,也是自愧不如。太子输的不冤。”

许阑珊则是露出难得的笑容,只不过她许久不笑了,笑得多少有些不自然,道:“城里有八万流民,你拿去。”

卫渊有些诧异,许家过往似乎不是这种态度。

许阑珊道:“你此次破了吕家的布局,让吕长河手忙脚乱,仙祖很是高兴,准备全力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