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0章 三家联手(1/2)

“这许渊,我原想着把他生擒活捉,好好羞辱一番,再押回咱周国去炫耀炫耀。结果他倒好,跟泥鳅似的,一滑就跑了!真是气煞我也!”胡德彪骂得唾沫横飞,周围的士兵们都不敢吭声,生怕触了这位大将军的霉头。

而当他细细审视这座刚被占领的城池时,他才发现了一个让他更加愤怒的事实。

这竟然是一座空城!

除了少数敌军士兵和城中残破的建筑,几乎看不到一个百姓的身影。

“他娘的!许渊这孙子,竟然把城里的百姓都转移走了!”胡德彪气得脸色铁青,再次破口大骂。

这让他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气无处使。

他大步流星地在城中走着,看着那些空荡荡的街道和紧闭的门户,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胡德彪坐在马背上,望着前方茫茫的征途,心中的怒火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怎么也熄灭不下来。

他越想越气,觉得自己被许渊那个狡猾的家伙耍得团团转,不仅没抓住他,还得到了一座空城。

“他娘的!许渊,你别得意!老子这次不仅要抓住你,还要直接攻打你们魏国的都城大梁城!让你们瞧瞧我们周国的厉害!”

他下令全军全速行军,不顾一切地朝着魏国都城大梁城的方向进发。

...........

许渊从帝丘城成功逃脱后,心中并无半点停留,他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大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直奔大梁城而去。

路途之上,许渊心中充满了对周国军队的愤怒和对魏国未来的担忧。

周国此次来势汹汹,若不能有效应对,魏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许渊带着大军风尘仆仆地回到大梁城时,他直奔皇宫,觐见了小皇帝曹安。

在皇宫内,许渊跪在曹安面前,神情肃穆而坚定。他说道:“陛下,微臣已安全归来。但周国军队势力庞大,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曹安虽然年幼,但在许渊等忠臣的辅佐下,也懂得了一些国家大事。

许渊继续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我们应该立刻向蜀国和吴国求援。周国此次野心勃勃,若我们三国不能团结一致,必将被其各个击破。”

曹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许将军言之有理。朕虽年幼,但也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朕愿意听从许将军的安排,向蜀国和吴国求援。”

于是,许渊立刻起草了求援信,以曹安的名义发往蜀国和吴国。他在信中详细阐述了魏国的困境和周国的威胁,并强调了三国团结的重要性。

.............

首先前往蜀国的是使者李昭。他身着魏国官服,怀揣着曹安亲笔签署的求援信,骑着一匹快马,穿越了崇山峻岭,历经数日艰辛,终于抵达了蜀国的都城邯郸城。

在邯郸城外,李昭面对着蜀国守卫,递上了求援信。

信中,他详细阐述了周国对魏国的威胁,以及魏国当前的困境。

“周国势大,兵强马壮,若此时魏国孤立无援,必难逃被吞并之命运。而蜀国与魏国唇齿相依,一旦魏国覆灭,周国下一个目标便是蜀国。唯有我们三国团结一致,方能抵御周国的野心。”

蜀国国君览信后,眉头紧锁,心中权衡利弊。

李昭所言非虚,周国的野心昭然若揭,若此时不伸出援手,将来难免步魏国后尘。

于是,他迅速召集大臣商议,最终决定派遣援军,与魏国共同对抗周国。

与此同时,另一名使者赵明也踏上了前往吴国的路途。

他穿越江河湖泊,历经风雨,终于来到了吴国的都城蓟城。

在城蓟城外,赵明面对着吴国的守卫,同样庄重地递上了求援信。

信中,他同样强调了周国的威胁以及三国团结的重要性。

他写道:“周国野心勃勃,意图一统天下。魏国若亡,吴国亦难独善其身。唯有我们三国携手,方能共克时艰,确保天下太平。”

吴国国君览信后,同样陷入了沉思。

在得知蜀国已经同意后,吴国国君也决定派遣援军,与魏国、蜀国并肩作战。

..........

随着蜀国与吴国的援军陆续抵达大梁城,魏蜀吴三国的联军迅速集结,总数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万之众。

相比之下,周国的二十万大军虽然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三国联军的庞大数量面前,显得略显微弱。

三国联军在大梁城附近进行了紧张的备战,士兵们士气高昂,战意如虹。

经过深思熟虑,三国联军决定在平丘城外与周军展开决战。

平丘城位于大梁城以东,地势平坦开阔,适合大规模兵团作战。

同时,平丘城周边有着丰富的粮草资源,能够为联军提供充足的补给。

在决战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