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番外四(1/7)

高素兰被问住了。

张支书:“你爸去小县城,又不想跟你妈分开,你妈还咋上学?”

张瞳瞳想想,对啊。

小芳想笑,她爹真能掰扯。

张支书转向方剑平:“你才三十几岁就能当县长?”

方剑平:“过了年三十五,虚岁三十六了。”

“那也不大啊。”张支书还是怀疑上面领导让他去的是偏远的小县城,“不是副县长?”

方剑平摇头:“我下过乡,当过老师,又在水利部门整整四年,而且工作的好好的,要是只是去当副县长,也没必要让我去。不论哪方面都不是一把手,随便一个有十来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都能胜任。”停顿一下,补充一句,“除非是大城市下面的县城。”

张支书不禁说:“果然跟我猜的一样,是个小县城。”

高素兰好奇:“你们说了这么多,到底去哪儿?”

小芳不由得看方剑平。

恰好此时他转向她。

小芳福至心灵,万分确定,“清河农场要改回清河县?”

方剑平点头。

张支书习惯性“哦”一声,意识到清河农场是哪儿,猛地转向方剑平,“你说啥?清河农场?!”

方剑平再次点头。

高素兰不由得问:“这么多叫清河的农场啊?”

此言一出,全全家老小不约而同地转向她。

“不是?”高素兰想想她听到的,确实是清河农场啊。

张支书叹气:“兴许有很多个清河农场。可是剑平说的是咱们那个清河农场。”

高素兰糊涂了。

每个字她都能听懂,怎么合在一起就不懂了呢。

张瞳瞳看不下去:“奶奶,爸爸说有个地方要改革,就是把农场改回县城。”

高素兰不得不相信她没听错,顿时惊得张口结舌,“你你你——”

张支书打断她的话,“别你了。先别说话,慢慢消化消化。我有话问剑平。农场改回县城咋回事?”

方剑平摇头:“我没问。不过我要是没猜错,应该是因为‘改革开放’。”

小芳:“爹,你想想当初为什么改成农场。”

“保证耕地面积,统一管理调整每年种什么。等等,剑平,我们现在都是农场职工,现在改回来,那岂不就不是职工了?”

高素兰嗤一声,“职工咋了?咱们也没比别的县多分一两米二两肉。也没人给咱们发工资。依我说还不如改回来,大伙儿想干嘛干嘛。省得年年听农场的,想种玉米不想种黄豆也得种黄豆。”

张瞳瞳好奇:“为什么啊?”

高素兰:“黄豆可以榨油。榨出来的豆饼还可以喂牲口。一些地方没油了,我们就得种黄豆。一些地方没粮了,我们就得种玉米。玉米比黄豆产量高。”

包产到户之前张瞳瞳还小,即便还记得大家一起干活的场景,但也无法理解,“那是改回县城好?”

高素兰点头:“当然。”

张支书:“你不会以为改回县城,咱们就可以想种什么种什么吧?一等地和二等地肯定还是得种粮食。”

方剑平点头。

“那还改啥?”高素兰忍不住嘀咕。

方剑平:“权力下放,因地制宜,更有利于发展经济吧。”

“爸爸,你是去还是不去啊?”张瞳瞳好奇。

方剑平看向小芳。

小芳看向她爹娘。

她考大学一半为了自己,一半为了她爹娘。老两口更喜欢首都,那方剑平就继续呆在水利部门,或者他自己过去,她寒暑假再过去陪他。

要是老两口愿意,到了清河工资待遇方面没有比在首都差太多,她也不是不行。

方剑平年纪轻轻就担此重任,绝不可能在清河呆一辈子。

一旦他干出点成绩,就算还应当再磨炼几年,也会有人想摘桃子,然后把他往上推。

只要不出意外,或犯大的错误,方剑平就算不能重回首都,也能调到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也有大学,她要是嫌高中生烦,重回大学任教也不难。

高素兰想不到这些,摆手道:“别看我。”

张支书能想到:“闺女,大胖在市里当老师,你在县城,不觉得委屈?”

小芳摇头。

张支书诧异。

方剑平倍感意外,“小芳,说实话,我也不是非去不可。”

小芳:“真的。你听说过支教吧?”

方剑平点头:“十多年前,革命开始之前,知识青年下乡,一是锻炼,二就是支教。那时候好像只要想回来,最多三年就可以申请回来。”

张瞳瞳忍不住问:“不是因为革命高考中断才让知识青年下乡啊?”

方剑平摇头,“知识青年下乡五几年就有了。目的是锻炼自己,帮助农民。后来人多了,世道又乱,回城无望,‘知青’才变了味。”

小芳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