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闻字诀的运用(2/3)

,这些盗墓的人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在这里大兴土木的表面借口罢了。想到了这里,陈子杨就知道之前自己想错了。

这里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龙脉,而只不过是与附近的那座古墓所在的龙脉位置比较接近罢了。而之前老吕所说,那个古墓的地下面积非常的大,绝对不止一两公里那么简单,这个山庄很有可能还是在古墓的上方,只不过离龙脉远了一些。所以想要从山庄附近寻找龙脉是比较困难的。

不过随后陈子杨就想到了寻找古墓位置的方法,那就是用《土木工集录》里的闻字诀。

闻字诀虽然用的是一个闻“闻”字,但是这个闻指的不是用鼻子去闻土壤的气味儿,而是用眼睛去看。通过周围土壤和植被的细微不同,可以现这里曾经动过的土木工程。

只要是曾经修建过比较大型的工程,那么这里的地表就一定被动过,或者是挖掘或者是堆填,不管是修建大型的陵墓也好,或者仅仅是修建一座小的坟墓,或多或少的都会留下些痕迹。

古时候因为运输业不是很达,运输工具欠缺,所以往往修建陵墓的石料和木料都是就地取材。就算是在采石之后进行回填,或者是在砍伐树木之后再行种植,都会留下一些痕迹。

二次种植的树木比较整齐,同时树木的年龄和大小都与采伐之前有明显的不同。而石料采集过后,就算是用土壤对采石场进行掩盖,山势必然也有很大的改观。想到了这里,陈子杨迈步走到了山庄处。

踩着一片焦黑的土壤,踏着在这些土壤上的碎砖块,陈子杨爬到了一处比较高的地方,用闻字诀里的要点对照着,仔细的看着周围的环境。

虽然山庄修建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盗挖附近的陵墓,但是整个工程依旧是以修建这座山庄为前提,所以选择了山庄作为观测的中心点,是陈子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闻字诀的运用需要一个非常细心和耐心的过程,毕竟这些蛛丝马迹都是很多年前留下来的,山庄修建于十几年前,古墓修建的时间就更早了。

而这些土壤和植被上的差别本就很细微,再加上年代的积累以及岁月对地貌的改变,这些细微的痕迹已经很难现了,想要一下子就找到其中的差别是不可能的,陈子杨只好耐心的从山庄的中心处一点点地向周围辐散的着看。

这个时候陈子杨想到,要是杨雷在这里就好了,毕竟闻字诀是杨雷的强项,要是他在这里一定看得比自己更加的仔细。随后陈子杨使劲的摇了摇头,总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别人吧,这个时候还是得靠自己了,于是他强迫自己把注意力又转移了回来。

李博健坐在车里百无聊赖,她已经这样静静的等了一个上午了,可是到现在为止古墓的事情还没有进展,而看着在远处走来走去的这个男人,李博健知道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现这个古墓了。

本来之前李博健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她觉得很有可能这个男人是在骗自己,而他之所以把自己带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敷衍自己。但是看着陈子杨那种认真的表情,以及一丝不苟的一寸一寸的看着他面前的土地,李博健觉得这个男人好像没有骗自己,他确确实实的是在用心的找那个古墓。

所以虽然等待是最煎熬人的,但是李博健也能耐着性子的等在那里,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陈子杨在山庄的范围内走来走去。

毕竟在她看来,这个陈子杨就是一个盗墓贼,很有可能他是因为山庄着火的事情查找到了关于古墓的线索,于是想要到这里来看看能不能一笔横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李博健觉得不用自己的督促,这个男人也一定会非常卖力的。

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查找和对比,陈子杨终于在山庄围墙的范围内现了一些线索。山庄两侧的土壤颜色有些不同,而且山庄范围内的地表东西两侧的高度也不同。

除了之前因为大火而烧的焦黑的土地之外,这个山庄东西两侧的土壤颜色有些不一样,而且土壤的沙石颗粒大小也不同。东边的沙粒略微的细小一些,同时西边的地势略微的低一些,如果站在高处仔细的看的话,能够看得出来山庄西边的围墙上的裂缝略微的多一些,这些裂缝也略微的粗一些。

虽然建筑不是自己的专长,但是跟杨雷一起那么久了,陈子杨也从杨雷那里学到了不少土木工程的知识。正常来讲,同一块区域的土壤砂石颗粒的大小应该是差不多的,如果有哪一块区域的土壤的颗粒比较粗,那就说明很有可能这里的土壤曾经被大动过。

这就好比在地上挖了一个巨大的坑,但是再把土填回去的时候,因为多少年沉淀的土壤被挖开,回填的土壤就不会结合得那么密实,回填的土壤之间的空隙就很多,这样子的话,回填的土壤的地表就会高于原来的地表。

但是在干工程的时候,这样子高出来的部分是不被允许的,所以通常这部分高出来的土壤会被铲平,然后把多余的土壤运到其他的地方堆放起来,这也就导致了虽然从外表上看,刚刚干完工程的这一片区域的表面与其他地方持平,但是实际上这一部分回填地域下方的土壤缝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