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绥西风云(2/4)

之下就把这个仓主任给撤职了。可是不久之后,他却又当上了另一座仓的主任。更让傅作义郁闷的是,新上任的仓主任还是要收钱,表示虽然很敬重傅司令长官,但是“不能坏了规矩”。而且不晓得是不是前任仓主任作祟,傅的补给总是出问题。

最惨的时候,据说只能吃碗豆,而且是连续吃了好几十天。傅作义年纪大了,吃豌豆太多不消化,但又没有其他东西。炊事员没有办法,只好将豌豆磨成粉。再给傅作义吃。

不是自己屯垦种田了吗?可现在是38年,新挖的渠才续上水,新开的田还没来得及播种,所以这个冬天的日子特别难熬。加上那个冬天又特别冷,绥远啊,一到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冻得官兵们瑟瑟发抖。就在傅作义部在寒风中饥一餐饱一餐的时候,郑胡子又从千里之外伸出了友谊之。

先是乔明礼为了疏通物资运输通道,前来拜会。他见到傅部的窘迫之后,立即送来了一大捆法币和伪币。让傅作义在附近的蒙古部落、回族部落购买一大批牛羊。渡过了饥荒,多出来皮毛还可以做鞋、做帽子。

对于牧民来说,反正冬季牛羊都是要死一批的,能换些钱何乐而不为呢?挨着国统区的换法币。挨着沦陷区的换伪币。各取所需。至于郑胡子这边。不算太缺钱,特别是伪币,卯足了劲印就是了。可对于饥寒交迫的傅部官兵来说。这就是雪中送炭啊!所以傅作义二话不说就同意了郑胡子的请求,表示郑胡子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以后物资在绥远的安全问题尽可以找他。

等物资一到,新赶到绥远的34师赵云祥师长又爽快地给傅作义部、何柱国部、马占山部、李井泉部、金宪章部各自补充了一部分枪械弹药,就连宁夏马鸿宾部也有一份,简直成了过路财神。这个年头有枪就是草头王,有几个舍得把枪枝弹药送人的?于是郑胡子在绥远的好感度顿时刷到了满值。

千里赴援、雪中送炭的恩情,一起分赃、有福同享的义气,再加上唇亡齿寒的现实,傅将军岂能坐观冀中成败?于是当即决定围魏救赵,兵发绥西!特别是得知冀中三分区沦陷之后,各项准备工作更是进入了倒计时。

(注:在历史上傅作义将军也是打过包头城的,并攻入城内与敌军激战数日。不过是39年底发生的事情,目的是为了牵制日军,减轻**在长沙战场上的压力。想想常德和衡阳,多少**将领近在咫尺都不肯救援,导致余程万溃围而逃,方先觉投降,这些中央军将领们与傅将军相比岂不愧杀)

傅作义找到34师师长赵云祥,说:“赵师长,我已经决定出兵绥西,请你助我一臂之力。”

赵云祥这几天一直在担心冀中的局势,闻言大喜,忙拱道:“傅长官高义,职部敢不从命!只是不知傅长官打算攻打何处?”

傅作义反问道:“赵师长认为哪里最为合适?”

绥远的日军均隶属于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司令部设张家口。下辖第26师团(驻大同,分驻晋北、绥东)、独立混成第2旅团(驻张家口)、骑兵集团(欠骑兵第4旅团,驻包头)。

除日军以外,还有伪蒙军数部,大致上分成李守信、德王、王英三大派系,内部还有很多小山头。伪蒙军大概是伪军中最垃圾的部队了,训练落后、装备阵旧、纪律涣散,几乎集中了落后军队的所有形态。不过李守信的炮兵大队竟然有四五十门山野炮,2000余人的大部队,实在令人惊诧。

赵云祥走到地图,指着绥西高粱台地区说:“以卑职看可以佯攻此地,诱使日军来援,然后于中途伏击。”

傅作义笑而不语。

赵云祥好不尴尬,只好又试着指了指包头以北的白云鄂博和百灵庙,以及包头以东的萨拉齐。

没想到傅作义还是摇头。

赵云祥无奈,只好有些不服气地说:“卑职愚钝,还请傅长官明示!”

傅作义解释说:“赵师长所指四地均暗藏杀,足见兵法娴熟。不过既然是进攻,就必须打敌人要害。进攻敌人处于塞上几个不大不小的据点(每个驻兵不过日伪军几百人,而且以伪军为主),如何能够打疼敌人?敌人就算来援军,顶多也就1000、2000人,就算全歼了,意义也不大。难以起到调动敌军的作用。”

赵云祥惊得目瞪口呆,说:“难道您还想打包头不成?”

傅作义大笑道:“有何不可?包头是平绥铁路的终点,拿下此处绥远的日伪军就等于被我们卡住了脖子。非急得上窜下跳不可!”

赵云祥反驳说:“如果在敌骑兵集团进驻包头之前,打李守信几个伪军师倒也简单,如今敌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