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绥西风云(3/4)

既有重兵,又有坚城,寒冬腊月,冰冻三尺,如何用兵?”

傅作义也没有生气,反而逐条做了解释,说:“我之所以敢选择包头,是有原因的。赵师长知道敌军在包头地区的具体兵力部署吗?”

赵云祥点头说:“略知一二。不过敌骑兵集团进驻之后的情况就不怎么了解了。”

傅作义说:“嗯。赵师长初来乍到,一时不了解也在情理之中。”说着找来一根小木棍讲解道:“赵师长请看,这里是包头,往东140里是萨拉齐。第一骑兵旅团的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就驻扎在这里。旅团所属的第13骑兵联队驻于包头以北的固阳。第14&ns;骑兵联队驻于包头西北的安北(佘太镇)。”

赵云祥惊讶地说:“整个第1骑兵旅团都驻扎在包头城外,还隔这么远?”

傅作义笑道:“不错!在包头市内的日军,仅仅是骑兵集团司令部。数量不多的日军卫戍部队,以及司令部直辖的1个骑兵中队,1个独立战车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100多名宪兵,以及伪内蒙古军2个骑兵师,总兵力只有几千人,而伪军又占到其中百分之七十。”

他停顿一下,看着赵云祥打道:“赵师长以为可否攻打?”

赵云祥赞同道:“确有战,不过我们在统计华北日伪军资料时发现敌军早已在包头市修建了完整的防御工事,包括数道钢筋混凝土的永久碉堡群,深达数米的外壕,壕沟外还有通电的铁丝网。而且包头本身还有城墙,自身也具有一定防御能力。包头日军自称防御能力为整个华北首屈一指,绝非妄言,还请傅长官不可大意。”

傅作义摆说:“赵师长莫急,请再听我的第二点理由。”说着双一拍,立马有军官带上来几名老百姓,都是青壮,不过看起来有些虚弱。

赵云祥奇道:“这是?”

傅作义解释说:“这几位都是从包头城死里逃生的苦力,劳烦诸位让赵长官查验一下伤疤!”

那几人倒也干脆,二话不说便解开衣襟,只见上身布满鞭痕,有如蜈蚣爬过,真是触目惊心,不忍直视。更可怕的是胸腹部位还几处创伤深可见骨,有些是马刀砍的,有些是刺刀捅,这些人能活下来也是不小的奇迹了。

赵云祥才看过几眼,忙道:“天冷,诸位请穿上吧!”又小声对傅作义说:“他们,都是修筑包头防御工事的苦力?”

傅作义沉声道:“不错,数千丁壮,恐怕仅存眼前这几位了。”

赵云祥大恨,咬牙切齿地说:“倭寇屠缪我同胞,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傅作义嘉许道:“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过我们是军人,等不了十年那么久,赵师长若想报仇,即日便可。至于所谓华北首屈一指的工事,有这几位活地图在,丝毫不用担心。而且据我部侦察,日军工事到底是仓促了些,必有漏洞。”

赵云祥点头说:“傅长官计划周详,准备充分,实在让卑职大开眼界。只是时下冰冻三尺,酷寒难耐,傅长官又有何良策?”

傅作义摇头说:“这一点确实没有,全靠三军用命!不过我认为这些困难我军将士必能克服,反倒是日军多半想不到我军会选在此时出兵。”

赵云祥一听肃然起敬,赞扬道:“傅将军真良将也!”

傅作义摆笑道:“赵师长谬赞了!在郑长官部下面前妄称良将,宜生岂不惭愧。”又问道:“赵师长可是同意了?”

赵云祥忙答道:“卑职从冀中启程时,总座就再叮嘱,到绥远之后当以傅长官之命是从。若有令下,岂敢有违。不过卑职尚有不情之请。”

傅作义奇道:“赵师长请讲!”

赵云祥说:“卑职不才,愿为傅长官拿下包头!”

傅作义笑问道:“理由呢?”

赵云祥答道:“我们34师曾在一个月前拿下过河北保定,在攻城方面有经验!”

傅作义哈哈一笑,打道:“傅某平生只善守城,所以别人都称我为守城将军,今天幸有瑞清(赵云祥的字),终于是攻防兼备。如此兆头,看来此战必胜!”

赵云祥有些不好意思,说:“卑职狂妄,还请傅长官见谅!”

傅作义摆说:“年轻人嘛,就是要有股子拼劲儿!”又问道:“瑞清,你真想攻打包头?这可是一个苦差事!”

赵云祥忙道:“军人岂能畏缩不前,请傅长官成全!”

傅作义说:“军中无戏言!”
&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